如果还认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AI只是搜索答案而没有其他应用,就略微偏颇了。
这我就不得不说说了,其实美股很多企业的财报里都有提到,且不说Pltr的国防军工领域、APPlovin的在线广告领域、微软的Copilot在商业客户领域、GE用AI去预测喷气发动机监控和能源预测、壳牌用AI石油天然气运营预测维护这些to B或者工业领域。
就说C端面相普通用户的案例:
1)多邻国的教育领域,深度整合AI技术,实现从内容生成到个性化学习的全面,业绩大爆发。
2)Netflix:用AI推荐算法通过分析观看历史和用户行为,个性化内容推荐,增加观看时长20%并降低流失率10%。25年AI辅助内容创作(如脚本生成和预告片剪辑)缩短了生产周期15%。
3)Spotify:AI驱动的“Discover Weekly”和个性化播放列表通过深度学习分析用户听歌习惯,提升用户参与度30%。
4)Walmart:通过AI预测需求和优化库存,Walmart减少库存积压30%,同时在门店使用AI视觉分析监控货架补货,减少缺货率15%。
5)美国银行:Erica聊天机器人(AI驱动)自推出以来已处理超过20亿次互动,帮助4200万客户完成余额查询、账单支付等任务。25年,AI集成自然语言处理(NLP),客户满意度提高25%,客服成本降低30%。
6)法律行业对AI的采用率从2024年的14%上升至2025年的26%,估计26年能超过50%。
7)IT行业,AI自动编码已经在很多科技公司大行其道,coinbase现在有50%的代码是AI编写的、Salesforce的CEO说AI已经替代4000名员工被裁员、微软CEO说因为AI的替代我们要盈利性裁员。
还不如说未来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这都是AI在背后驱动了。
类似的案例可以举出一大推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AI其实已经潜移默化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了,划时代的变革并不为过。
OpenAI最近这两个动作应该会加速AI应用进程:
昨天Openai宣布会推一个视频社交平台,叠着Sora2一起出来。同时增加功可以直接在聊天框里面付款,完成整个交易(OpenAI不仅仅涉及了流量+推荐,还涉及了支付环节)。
意义重大:1、上周末老黄在结束采访的时候也聊到巨头手里现成的软件,就是最大的AI产品。openai推出的产品大家认为是AI产品,但很少会把tiktok和instagram当作AI应用。但相信openai在新产品上推的功能,会很快出现其他视频平台上,大家都不想落后。
2、openai这次在聊天框里推的直接购买的电商功能首批合作方Etsy和Shopify,即时结账功能是这项服务基于OpenAI与支付巨头Stripe联合开发的代理商务协议。
相信其他电商巨头或者大模型后续也会跟进的。亚马逊+ Anthropic(本身亚马逊就是其股东)、阿里+千问、谷歌gemini+?、Xai/grok+?估计都会出现。
3、可以把openai这两个动作当作一个催化剂事件、驱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加速结合AI功能,从而转变成真正的AI应用。后面市场应用对AI应用的信心会比之前强很多。
4、直接利好啥?自然是算力和存储,应用的扩展算力需求更大了。
AI不AI不重要,AI不AI只是一个说法,但是后面调用的tokens数量和算力都是实实在在的。
5、当然还要更进一步想,如果AI越来越变成入口,当下这种对话框里直接支付购买的形式还会发生变化、未来大概率就是AI agent在帮用户搜索、比价、支付就好。之前google跟coinbase 合作的AP2(智能体支付协议)估计其他巨头也会要跟进。
只不过用户可能还没准备好完全信任AI来购物和支付,未来还需要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