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在华外籍人士认为签证不宜过度放开 外籍人士发出不开放K签证的建议:K签证存

云景史实记 2025-10-01 11:11:22

多数在华外籍人士认为签证不宜过度放开 外籍人士发出不开放K签证的建议:K签证存在欺骗性,难以真正挑选人才。印度是学历造假重灾区,很多人根本没上过大学,却能轻松拿到热门专业的毕业证。 我觉得,K签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引进全球的青年科技人才。 但确实得把好关,尤其是针对像印度这种学历造假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印度的学历造假有多离谱,不是听人瞎传,有真事儿摆着。去年有个深圳的学员,冲着印度某大学 "全程网课拿博士" 的噱头报了名,结果第三学期突然要求线下答辩,光机票签证住宿就花了三万多。 更坑的是论文查重,国内知网查才 18%,到了印度本地系统直接飙到 42%,现在还在跟学校扯皮重修费的事儿。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加拿大移民部门去年查获一万多封虚假录取通知书,80% 都来自印度留学生。印度本土更严重,2018 年印度 staffing 联合会的报告说,10%-15% 的 job 申请人都拿着假学历,还有个 2016 年的调查更吓人,每三个找工作的里就有一个在简历上造假,要么是假学位要么是编工作经历。 有人可能觉得 "哪有那么多假的,别太较真",可科技行业最怕这个。科技项目讲究的是真才实学,一个拿着假计算机专业毕业证的人,要是混进研发团队,搞坏一个项目是小事,要是涉及核心技术,说不定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而且 K 签证虽然说不是直接找工作,是搞交流创业,但谁能保证没人 "挂羊头卖狗肉"?毕竟现在政策里 "知名高校" 的标准都没说清,是 QS 百强还是行业认可? 没有明确名单,审核时就容易出漏洞。美国以前就出过事,有个持 K 类签证的女枪手入境后搞恐怖活动,事后查流程说没漏洞,可隐患实实在在发生了,这教训咱得记着。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抢岗位问题。有人说 "外国人来的少,影响不了",确实 2024 年印度来华工作签证不到 8 万,跟全国一千多万新增就业比不算多。但关键是得看是什么人来。 真要是 QS 前 300 高校的 STEM 人才,人家能带动十多个相关岗位,这是帮咱创造工作机会;可要是那些连大学都没上过的假人才,进来就挤占普通岗位,那不是抢咱本国毕业生的饭碗吗? 现在国内大学毕业生本来就多,就业竞争够激烈了,再让这些混子钻空子,咱的孩子找工作不就更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印度人才,马默德那样通过严苛考试的真学霸还是有的,上海张江那些跟中国同事一起加班的外国工程师也实实在在在创造价值,而且上海外国人才多的地方,失业率反而比全国还低 0.6 个百分点。这说明真人才是宝,假人才才是害。问题的关键不是放不放,而是怎么把好关。 现在印度人来华申请拒签率 47%,是所有国家里最高的,这本身就说明审核部门已经注意到问题了,但还不够。得像给商品质检一样,建立严格的核查机制,比如学历不仅要查学校官网,还得找第三方机构验证,科研成果得能追溯,最好教育、科技部门联合审核。 那些动不动就改名的印度野鸡大学,比如今天叫 "环球科技大学" 明天变 "国际创新学院" 的,得提前列进黑名单,让他们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咱国家现在也在跟其他国家抢人才,德国、日本都在放宽政策,咱不放不行,但过度放开就是给自己挖坑。K 签证的初衷特别好,就像想给自家菜园引好种子,可要是不仔细挑,把杂草种子也弄进来,最后好庄稼都得被祸害了。 不是反对 K 签证,是反对 "没把关的放开"。印度学历造假问题突出,咱就针对性加强审核,比如对印度高校的学历额外加审,不光看证书还得考实际能力。 真能做到这样,既能引进马默德那样的真人才,又能挡住假文凭混子,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要是现在图省事放宽审核,等假人才涌进来搞出问题再补救,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说,多数在华外籍人士的建议真得听,K 签证这扇门得开,但门槛必须架高,筛子必须够密,这样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进来,把隐患挡在门外。

0 阅读:285

评论列表

yuan

yuan

24
2025-10-01 15:04

不明白中国每年这么多工科本科生不用,为何偏要用其他。。。

划船上高山 回复 10-01 15:58
很多送外卖了,这样也好,增加他们危机感

真理就在导弹射程之内

真理就在导弹射程之内

19
2025-10-01 11:46

实事求是,肺腑之言,坦诚相照

null

null

15
2025-10-01 14:38

你一看是印度的,印度后裔的,想都不用想直接拉黑就行了。相信我,这样你们的工作效率极高,且不会有什么大错。

用户11xxx44

用户11xxx44

6
2025-10-01 16:29

中国不缺人才,缺的是给人才的工资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