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预算以“国防开支”为主,并大规模征兵,这是要再打三年吗? 9月30日,俄罗斯提交给国家杜马的2026-2028年联邦预算草案:未来三年,国防开支预计高达12.8万亿卢布,其中2026年的国防支出将首次超过教育、医疗和社会政策支出的总和。 与此同时,普京宣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动员13.5万人。梅德韦杰夫更是直言,未来财政将高度“军事化”。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在向世界宣告:俄罗斯已决心将国家命运与军事行动深度捆绑。人们不禁要问,这场“豪赌”,俄罗斯的经济与社会还能支撑多久? 当前的俄罗斯经济,已彻底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军事单引擎增长”模式。GDP仅微增1.1%的背后,是国防开支占据预算高达42%的畸形态势。这头“战争巨兽”正疯狂吞噬着本应用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养分。 其带来的恶果已经全面显现:通胀率突破10%,逼迫央行将利率维持在窒息经济的21%高位;企业债务三年激增71%,系统性破产风险暗流涌动;财政赤字半年内便几乎耗尽全年目标,而作为传统“输血线”的油气收入,却在西方制裁与国际油价下跌的双重打击下同比锐减17%。普京政府以举国之力维持前线攻势,代价则是国内民生领域的持续失血与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 预算案最残酷之处,在于它清晰地表明了国家的优先级。当国防开支碾压民生支出时,意味着普通俄罗斯民众的福祉将成为这场长期冲突最直接的牺牲品。医疗资源、教育投入、社会福利被系统性压缩,民众的生活成本因高通胀而不断攀升,劳动力因持续动员而日益短缺。普京政府所“慌恐”的,或许正是被战争机器榨干后的民生凋敝可能引发的内部不稳。 俄罗斯经济能支撑至今,离不开其建立的“影子舰队”绕过西方石油出口制裁,以及严重依赖特定国家的军民两用产品输入。然而,这条生命线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西方对“影子舰队”的封锁加紧,二级制裁的威胁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总之,俄罗斯的军事化预算和大规模征兵,显示的并非其游刃有余,而是其“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战姿态。这本质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普京政府赌的是在其国内经济与社会承受力耗尽之前,能够在战场上取得足以打破僵局的决定性成果,或迫使西方联盟先行松动。
俄罗斯联邦预算以“国防开支”为主,并大规模征兵,这是要再打三年吗? 9月30日
孟岩说
2025-09-30 19:44:01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