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刊文,宣称乌克兰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已经赢得俄乌冲突,因为已经

正能量漂流瓶 2025-09-29 16:36:45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刊文,宣称乌克兰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已经赢得俄乌冲突,因为已经成功阻止了俄罗斯取得既定的目标。英国媒体是有始有终,长期渲染乌克兰赢了的氛围,在乌克兰失去30%的土地控制权的时候,西方媒体还是一如既往的吹捧西方的政治正确,以及战略的正确,为此提出了乌克兰基辅当局赢得俄乌冲突的话术。 好家伙,这哪是新闻报道?分明是把“政治正确”凌驾于战场现实之上的典型操作。《金融时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分析战局,不如说是给西方世界递上了一块“遮羞布”,好让他们在持续失血的援乌泥潭里,还能维持住“正义必胜”的体面。 先说说这个“成功阻止俄罗斯既定目标”的说法有多站不住脚。俄罗斯最初的目标是“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并确保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现在呢?俄罗斯不仅控制了顿巴斯、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大片战略要地,还在这些地区举行了“入俄公投”,实际控制面积超过乌克兰领土的五分之一。 从军事上看,俄军虽然在战争初期遭遇挫折,但通过调整战术、集结重兵,已经在正面战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防线,甚至还在局部地区发起了反攻。反观乌克兰,虽然靠着西方源源不断的军援撑住了局面,但精锐部队伤亡惨重,人力储备几乎耗尽,连征兵年龄都放宽到了60岁,所谓的“春季大反攻”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能突破俄军的核心防线。 西方媒体之所以死咬着“乌克兰赢了”不放,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输不起。这场战争早已不是俄乌两国的单挑,而是成了西方与俄罗斯的代理人博弈。如果承认乌克兰陷入僵局甚至处于劣势,就等于承认西方的对俄战略彻底失败——大量的军援打了水漂,制裁没能拖垮俄罗斯,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能源危机和通胀泥潭。 更讽刺的是,就在《金融时报》大唱赞歌的同时,欧洲内部的反战声音已经越来越大。德国、法国等国的民众多次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停止对乌援助,把钱用在改善本国民生上。连美国国内都出现了分歧,共和党议员多次质疑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认为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说到底,《金融时报》的这篇文章,更像是给西方盟友打气的“精神鸦片”。它刻意回避了乌克兰面临的严峻现实,也无视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人道主义灾难。战场的胜负从来不是靠媒体宣传决定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军事优势和战略纵深。只要俄罗斯还控制着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只要双方的战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谓的“乌克兰赢了”,就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正能量漂流瓶

正能量漂流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