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前脚刚指责中国“经济捆绑”,审查起了啤酒厂并购案,北京后脚就送上“三连击”:

兔子警官萌无敌 2025-09-29 15:13:07

波兰前脚刚指责中国“经济捆绑”,审查起了啤酒厂并购案,北京后脚就送上“三连击”:暂停部分中欧班列新舱位、剔除4家波兰食品厂、对波公共部门贷款加收风险溢价。 这一套精准操作,打得华沙措手不及。更有意思的是,欧盟想借此把“中国-中东欧合作”列入“混合威胁清单”,试图抱团施压。 华沙这波操作,说穿了就是“又想占便宜又想立牌坊”。这些年波兰靠着中欧班列,稳稳当当成为了中东欧的物流枢纽,当地多少物流企业、中小企业靠这条线吃饭? 数据不会说谎:自2011年首发以来累计开行超11万列,运送货物价值超过4500亿美元,连接了欧洲26个国家的220多座城市,而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就是这条线路上的“黄金枢纽”,九成以上的中欧班列都得从这儿过境分流。 靠着这个地理优势,波兰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中东欧的物流中心,当地的港口、仓储、物流企业跟着吃到飞起,单是马拉舍维奇枢纽的年吞吐量就达上百万标箱,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中小企业和从业者。 更别说中国企业还帮着波兰搞基建,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承建的E75铁路升级项目,把华沙到比亚韦斯托克的火车行程从4小时压缩到速达,施工高峰期雇了1600多名波兰员工,连当地车站都翻新得焕然一新,周末还得加挂车厢才能满足客流需求。 还有A2高速公路项目,提前3个月完工不说,为了保护湿地鸟类调整施工时间,修动物通道兼顾生态,拿了波兰的安全建造奖,最后还方便了当地农牧产品外运,这种上门送福利的合作,怎么看都跟“捆绑”搭不上边。 可就是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波兰偏要给自己加戏。前脚刚靠着班列枢纽地位赚得盆满钵满,后脚就跟着欧盟的“去风险”调子起哄,指责起所谓的“经济捆绑”。 更离谱的是那桩啤酒厂并购案,早几年华润集团就参与过波兰Lech啤酒资产的竞标,这本是百威英博为通过反垄断审查而正常剥离资产的商业行为,跟“威胁国家安全”八竿子打不着边,换成德国或者美国企业来并购,恐怕早就一路绿灯了。 这种选择性审查的双标操作,说白了就是既想留住中国合作的红利,又想在欧美面前卖乖讨巧,算盘打得未免太精。 没等波兰把牌坊立稳,北京的“三连击”就精准落地了,每一下都打在它的痛处上。 暂停部分中欧班列新舱位这招最致命,要知道之前波兰只是临时关闭边境口岸,就导致130多列列车滞留白俄罗斯,价值上亿的货物动弹不得,德国汽车厂缺零件、意大利电子链断供,供应链成本直接涨了15%以上,连格但斯克港的货量都腰斩了。 现在中方主动调控舱位,等于直接掐了当地物流企业的“饭碗”,那些靠承接班列仓储、转运业务的中小企业,怕是要先扛不住压力。 紧接着被剔除的4家波兰食品厂更不是小事,波兰一直盼着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这几家企业多半是肉类、乳制品等优势品类的供应商,失去中国市场的份额,可不是短期内能从别处补上的。 最狠的还是对公共部门贷款加收风险溢价,要知道中波早有财政合作传统,早年波兰给中国的环保贷款年利率才1.98%,如今反过来中国给它的基建贷款要加溢价,波兰那些等着资金的公路、铁路项目,成本一下就上去了,这账随便算算都肉疼。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想借机把“中国-中东欧合作”列入“混合威胁清单”的操作,看似要抱团施压,实则各怀鬼胎。德国商会、法国空客早早就联名要求波兰别折腾,不然就要发起17亿欧元的赔偿诉讼,毕竟他们的企业靠着中欧班列省了不少运输成本,真要跟中国闹僵,损失的还是自己。 中东欧其他国家更拎得清,匈牙利、塞尔维亚这些国家还在盼着中国投资修铁路、建工厂,根本不想被波兰拖下水。欧盟这波“拉帮结派”,最后大概率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谁也不想为了波兰的政治投机,赔上自己的经济利益。 说到底,波兰就是把地理优势当成了政治筹码,以为攥着中欧班列的枢纽就能拿捏中国,却忘了中国早就布局了多元化路线。北极航道已经有货轮试水,南线跨里海走廊也在推进,中吉乌铁路更是加速建设,就算少过几个波兰口岸,中国货照样能运到欧洲。 华沙要是还不清醒,继续抱着“又要占便宜又要立牌坊”的心态折腾,最后只会把自己的枢纽地位折腾没了,等到其他国家把物流通道抢过去,再想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毕竟生意场上最讲究信誉,把合作的底子翻了,再想捡起来可就难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兔子警官萌无敌

兔子警官萌无敌

欢迎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