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存25位
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存25位 历史记忆传承接力永续
截至2025年9月29日,南京大屠杀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25位。这一数字的变化,源于9月27日94岁幸存者熊淑兰的离世,而此前的5月至7月间,刘贵祥、谢桂英两位幸存者也相继辞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此多次举行照片墙熄灯仪式,每一盏灯的熄灭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这些幸存的老者,是88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最直接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的身体与记忆中留存着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95岁的夏淑琴在家庭祭告活动中曾含泪发声,期盼日本方面承认历史真相,那句"到现在都不承认,太可气"的控诉,道出了幸存者群体的共同心声。年过九旬的刘民生右腿至今留着日军刺刀造成的伤疤,童年时父亲被抓走的场景成为他一生的痛,而艾义英则永远记得日军杀害家中6位男性亲人的惨剧,即便时隔多年,回忆起往事仍难掩哽咽。他们的每一段证言,都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为历史写下不容篡改的注脚。
随着岁月流逝,幸存者数量逐年减少,但历史记忆的传承从未中断。在幸存者的感召与嘱托下,记忆传承接力已悄然展开,前后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已达32人,涵盖幸存者的二代至四代,其中不乏朝气蓬勃的"00后"。葛道荣次子葛凤瑾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不仅参加过8次国家公祭仪式,还两度赴日传递和平之声,践行着父亲"把历史记忆传下去"的遗愿;常志强之女常小梅则撰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以家族创伤阐释和平的可贵。这些传承人用不同方式延续着历史记忆,让幸存者的经历与呐喊不随时间消逝。
25位在世幸存者的存在,是历史的鲜活见证,更是提醒世人铭记伤痛、珍惜和平的警钟。从清明祭到国家公祭仪式,从幸存者证言到传承人接力,一系列纪念与传承活动,彰显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