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那些小看了特朗普的人,现在都后悔了。特朗普的缺点不少,尤其是信口开河,

天天纪闻 2025-09-29 09:46:10

必须承认,那些小看了特朗普的人,现在都后悔了。特朗普的缺点不少,尤其是信口开河,让很多人觉得很欢乐。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特朗普想做的事情,正在一件件的完成。   就拿关税来说,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屈服了,美国现在的税收确实增加不少。   早在2018年3月,特朗普就靠着一句“要保护美国制造业”,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中国发起“301调查”,随后两年里把贸易战一步步推向升级。   先是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接着把范围扩大到2000亿美元,税率从10%提到25%,到最后累计对约37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这个数字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他就这么实打实推进下去了。   那时候不少人觉得这只是选举口号,等热度过去就会不了了之,甚至认为中国的反制会让他知难而退,但事实是中方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反而成了他继续加码的理由。   到2024年他更是放话,若再次当选就要把对华关税提高到60%甚至更高,这种步步紧逼的架势,让当初嘲笑他“不懂贸易”的人哑口无言。   不光是对中国,特朗普对盟友也照样下狠手,而且还真就逼得不少国家低头。   2018年他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当时欧盟、加拿大、日本这些传统盟友集体反对,欧盟甚至拿出报复清单要对美国农产品加税,可没过多久形势就变了。   加拿大和墨西哥为了保住北美市场,最终在2018年11月签署了USMCA协议,变相接受了美国在汽车原产地规则等方面的关税附加条件;日本则在2019年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对美国农产品开放市场来换取部分工业品关税豁免。   即便是一直强硬的欧盟,到2020年也不得不与美国就数字服务税等议题展开谈判,实质上默认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存在。   2025年9月特朗普又抛出新动作,宣布对进口建材、家具、药品和重型卡车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厨房橱柜等建材50%、家具30%、专利药品100%、重型卡车25%。   这份清单覆盖了美国民生和工业的多个关键领域,而美国前五大重型卡车进口来源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芬兰,这些曾经的“反抗者”这次连公开反对的声音都弱了许多。   美国商会的呼吁也被直接无视,这种“全世界不得不听他的”局面,正是特朗普一直想要的。   更让当初质疑者没想到的是,美国的税收还真就因为这些关税增加了不少。   虽然具体的年度关税收入数据没有完全公开,但从政策效果就能看出端倪。   2025年8月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市场家具价格同比上涨4.7%,这背后是进口家具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承担部分关税成本,而另一部分则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终这些钱都以关税形式流入了美国国库。   特朗普在宣布新关税时更是直言不讳,对药品加征100%关税的条件是“相关公司在美国建立制药厂”,这种“以关税换投资”的思路,虽然被批评是贸易保护,但确实让美国本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那些曾经说“关税会让美国消费者买单”的人,忽略了特朗普的逻辑——只要能让美国政府有钱、让本土企业有订单,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而现在看来,他这套逻辑正在奏效。   当然,质疑声从未停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25年9月宣布要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合法性,定于11月首周听取口头辩论,这被不少人看作是关税政策的“拦路虎”。   但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他从来不会被法律程序吓住,当年退出TPP、撕毁伊核协议,哪一个不是顶着国内国际的压力?   这次即便最高法院提出质疑,他大概率也会通过行政命令或者舆论造势来推进政策,毕竟从2018年到2025年,他已经把关税从一个“口号”变成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这种惯性不是一次司法审议就能改变的。   回过头看,那些小看特朗普的人,本质上是低估了他“说到做到”的执行力,也低估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   他的信口开河背后,是对美国国内民意的精准把握——制造业工人想要工作、保守派想要“美国优先”,而关税正好成了满足这些需求的工具。   从对华3700亿美元商品加税,到逼迫盟友妥协,再到2025年新一轮关税政策的推出,特朗普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塑美国的贸易格局。   现在再看那些当初觉得“欢乐”的人,脸上的笑容恐怕已经变成了凝重,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曾经被视为“荒诞”的商人总统,正在把他的贸易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而全世界都得跟着他的节奏走。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