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江面突然泛起巨大涟漪,一尾罕见的巨型青鱼在湖北鄂州一段长江水域被钓起,重量超过六十斤!”近日,一位当地钓友张先生的经历引发热议。面对有人当场开出千元的价格,他并未动心,却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处置这条“鱼王”——用粗绳穿过鱼鳃,将其系养在江中。 这一举动迅速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不少网友直言:“若是真心爱护,就该当场放归深水;现在用绳子勒穿鱼鳃,嘴上说是让鱼活着,实则是让它活受罪。”有人一针见血地比喻:“这好比给飞鸟脚上拴铁链,还美其名曰保护。” 事实上,钓鱼的人都清楚,大型鱼类离水时间稍长,鱼鳔便可能受损,生存几率本就不高。而以绳索穿鳃圈养,更会加剧鱼的痛苦,导致伤口撕裂、感染,看似“仁慈”,实则延长了它的折磨。 也有人表示理解钓友的不舍之心——费尽力气钓上如此大物,难免心生留恋。然而,真正的善意不应只停留在自我感动的层面,而应站在生命的角度思考处理方式。若真心为鱼着想,要么果断放生,给它自由;要么坦然处置,减少其痛苦。这种“拴而不放、养而不护”的中间路线,反而折射出人对自然馈赠的某种矛盾心态。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禁渔政策的实施,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鱼类资源得以喘息。公众对水生生物的保護意识也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渔获物,不仅关乎个人选择,更成为衡量我们与自然相处智慧的一把尺子。 笔者认为,面对自然馈赠,我们或取或舍,都应多一份清醒和尊重。既不滥捕,也不伪善;既不矫情,也不冷漠。真正的生态观念,是理性利用与真诚保护的结合。每一次收竿与放生之间的抉择,都是人对自我欲望的一次审视。那条被绳索束缚的青鱼,若能挣脱重回江海,或许是所有人最愿看到的结局——而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行动中多一份对生命的透彻理解和真诚敬畏。 信息来源:南宁融媒 2025年9月27日
“平静的江面突然泛起巨大涟漪,一尾罕见的巨型青鱼在湖北鄂州一段长江水域被钓起,重
用心的茂溪
2025-09-28 17:48: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