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正式宣布 9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TruthSocia

大章章品味 2025-09-28 08:37:17

就在刚刚 特朗普正式宣布 9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Truth Social社交媒体上宣布了一个大消息,说他已经指示国防部长向波特兰派兵,还说要动用全部武力来保护那里的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对付他所说的“国内恐怖分子”。 这事儿得从波特兰深夜的街头说起。抗议者们举着标语,火光在他们脸上跳动;联邦警察组成人墙,喷雾和呐喊声混作一团。 可特朗普这条推文,直接把街头冲突升级成了战场预告。他把抗议者称为“国内恐怖分子”,这个词儿像颗炸弹,炸开了原本就裂着口子的美国社会。 想想看,总统动用军队对付自己的人民,这场面在美国历史上能找出几个先例?特朗普嘴上说的是保护联邦财产,可明眼人都嗅得出火药味里的政治算计。 大选倒计时滴答作响,他需要强有力的舞台道具——一个混乱的波特兰,正好成了他展示“法律与秩序”人设的完美布景。那些穿着迷彩服的士兵,与其说是去维稳,不如说是活生生的竞选广告。 波特兰不是第一天闹矛盾。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设施早就是争议焦点,抗议者指责他们对待移民的方式太过冷血。 但特朗普这招“派兵镇压”,简直像往火堆里浇汽油。他口中的“全部武力”到底意味着什么?坦克开上街道?士兵持枪巡逻?这种画面通常出现在战乱国家,而不是美国城市的街头。 更耐人寻味的是国防部的态度。总统说“已指示国防部长”,可五角大楼那边静悄悄的。军队介入国内事务,在美国可是条高压线。 特朗普这不是第一次试探底线了,但这次的动作格外刺眼。他仿佛在玩一场危险游戏,用街头冲突做赌注,换取支持者的欢呼。 其实这套剧本我们见过。四年前他调动国民警卫队驱散白宫外的和平抗议,就为了举着圣经在教堂前拍照。 如今手法如出一辙,只是舞台换到了波特兰。把抗议者标签为“恐怖分子”,既妖魔化了对手,又给自己披上救世主的外衣。 可惜,这种粗暴的分类法抹去了事件的复杂性——抗议队伍里有砸窗户的激进分子,也有举着宪法要求改革的普通人。 两党的反应更是撕裂的缩影。共和党人鼓掌叫好,说早该清理“无法无天的暴徒”;民主党人则怒吼这是法西斯手段。 美国像两个平行世界,一边看着福克斯新闻喊支持,一边刷着推特骂独裁。特朗普这条推文,成了照出国家分裂的镜子。 这场“派兵大戏”背后,是特朗普最熟悉的策略:制造敌人,树立强人形象。当国内矛盾解不开时,就把内部群体变成假想敌。 移民、抗议者、媒体……现在轮到“国内恐怖分子”。问题是,军队的枪口真的应该对准本国公民吗?波特兰的夜晚,会不会从此被军靴声定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大章章品味

大章章品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