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毛主席投出反对票,抗美援朝前向美国泄密,毛主席:养起来吧... 1949年9月,新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过一件不太为人所知的事:毛主席以575票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唯一张反对票,竟出自曾被他称赞为“北平解放第一功”的张东荪。 工作人员紧张地汇报这一情况时,毛主席只是摆摆手说:“缺一票就缺一票,要尊重事实。谁也没想到,两年后,这位71岁的哲学家却卷入了一场惊天泄密案。 其实张东荪的悲剧,早在他日本留学时就埋下了种子。他信奉的是“基尔特社会主义”,幻想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走出一条第三条路。 1948年冬天,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进出北平城门,以燕京大学教授的身份促成了傅作义与中共的谈判,保住了这座千年古都,毛主席那句“第一功”的背后,是一个知识分子救国的赤子之心。 他最致命的误判,发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极度恐惧中美开战,张东荪私下联系了一个自称“美国联络人”的王志奇。 他天真地向对方递交了一份标注“可合作者”的政协委员名单,甚至泄露了中方出兵的机密,企图通过泄密来“换取和平”。 结果王志奇被捕后供出一切,举国哗然,这已不是简单的政见分歧,而是确凿的叛国行为。 大家都以为张东荪必死无疑,毛主席却批示:“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最终,张东荪虽被免去职务,却保留了教授待遇,每月照领津贴,算是被”养起来”。 这种看似矛盾的宽容,其实暗含深意:既念及他过去的功劳,也是向知识界传递”思想改造比肉体消灭更重要”的信号。 晚年张东荪闲居在家,继续研究哲学。但1968年,他还是因“特务罪”被捕入狱,最终病逝于秦城监狱。 他的一生如同一面棱镜:一面映照出书生报国的热血,另一面却折射出理想脱离现实的荒诞。 那张反对票从未被追究,反而成了民主议事的象征;而那泄密案,则成了新中国对知识分子实施思想改造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人民网《张东荪被指“叛国罪”:毛主席指示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曾对毛主席投出反对票,抗美援朝前向美国泄密,毛主席:养起来吧... 1949年
春秋说史
2025-09-27 18:41: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