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误用白酒给1月大孙子冲奶,妈妈:喝了120ml,孩子当时才1个多月“我回去时

锦云祥瑞 2025-09-27 00:10:03

奶奶误用白酒给1月大孙子冲奶,妈妈:喝了120ml,孩子当时才1个多月“我回去时孩子全身泛红 浑浑噩噩的” 近日,贵州。奶奶误将桶装的白酒当成纯净水,给刚一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连酒带奶一共120ml ”,宝妈卢女士告诉记者,“中午就有反应了,下午4点才告诉我”。 谁能想到,满心欢喜帮儿媳带孙子的奶奶,会因为一个“没看清”差点毁了孩子?后来卢女士才知道,那桶白酒是老家亲戚送的,奶奶觉得用空纯净水桶装着“方便存放”,又忘了贴标签,就放在了厨房水池边——跟平时冲奶用的纯净水桶并排摆着。那天中午卢女士上班,奶奶独自冲奶,眼瞅着孩子饿哭了,慌慌张张拿起桶就倒,直到奶粉冲好喂给孩子,都没发现水里带着酒的辛辣味。 孩子喝了奶没半小时就不对劲了。平时喝完奶会哼唧着蹬腿,那天却安安静静的,眼皮耷拉着,小脸慢慢泛红,连呼吸都比平时轻。奶奶以为是孩子“没睡醒”,没太在意,直到下午卢女士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孩子躺在床上,喊名字没反应,伸手摸额头,体温倒不高,可孩子全身滚烫发红,抱起来时头都软塌塌地歪着——卢女士当时腿都吓软了,追问之下才知道奶奶用了“错的水”。 她抱着孩子往医院跑时,手都在抖,孩子在怀里偶尔哼一声,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医生检查后说“是酒精中毒,幸好送得不算太晚”,立刻给孩子洗胃、输液,还反复叮嘱“一月大的孩子肝脏根本没发育好,一滴酒精都代谢不了,120ml带着白酒的奶,要是再晚几小时,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甚至影响智力”。卢女士守在监护室外,想起孩子平时笑起来皱鼻子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掉,“我宁愿受这个罪的是我自己”。 其实奶奶不是故意的,她后来坐在医院走廊里哭,说“我老眼昏花,又急着给娃冲奶,没细看桶里的水”。可就是这份“没细看”,藏着带娃时最该警惕的隐患——很多老人带娃时,习惯用“老办法”存放东西,觉得“自己清楚就行”,却忘了婴儿的身体有多脆弱,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错。比如把药品放在抽屉里不锁,把热水壶放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或者像这位奶奶一样,把危险品和日用品混放,这些“习以为常”,往往是最危险的。 卢女士的经历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家里有婴儿,一定要把“分清楚”放在第一位。酒精、药品、清洁剂这些东西,必须单独存放,最好用带锁的柜子,外面贴醒目的标签;给老人交代冲奶、喂药时,别嫌麻烦,一定要指着实物说清楚“用这个桶的水”“吃这个颜色的药”;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别等别猜,第一时间送医,哪怕只是“可能没事”,也别抱有侥幸心理。 孩子在医院住了五天,出院时医生说“恢复得不错,但后续还要定期复查神经系统”。卢女士现在每天都给孩子做抚触,观察他的反应,也没怪奶奶,只是把家里的危险品重新整理了一遍,每个桶上都贴了大字号的标签。她说“我不是要怪谁,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带小月龄宝宝,真的半点都不能马虎”。 带娃从来不是“凭经验”就能做好的事,尤其是面对还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婴儿,每个细节都得绷紧神经。奶奶的疏忽或许是无心之失,但孩子遭的罪却是实打实的——希望这个故事能让更多人记住,家里有小婴儿,“清晰区分”和“及时沟通”,比任何“方便”都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