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70块餐食秒下单!年轻人这波操作,戳中多少人的“消费心结” 今天坐高铁出差,邻座小伙子的举动,愣是让我跟旁边大叔、阿姨唠了一路! 刚到饭点,餐车“叮铃哐当”推过来,乘务员报价格:“招牌排骨饭40元,鲜切水果盒30元”。话音刚落,周围不少人都下意识摸了摸包——我自己早把昨晚剩的三明治揣兜里了,毕竟70块钱,在小区楼下能吃两顿带汤的快餐,甚至能买一斤多排骨自己炖。斜后方一个穿卫衣的姑娘也掏出了自带的饭团,小声跟同伴说“还是自己带的划算”。 结果斜对面的小伙子,眼睛都没离开手机,直接朝乘务员点头:“盒饭和水果各一份。”等乘务员说“一共70元”,他扫完码接过来就开吃,全程没皱一下眉,连“能不能便宜点”的客套话都没有。 这一下给旁边阿姨惊着了,等餐车走远,她小声跟我吐槽:“这孩子也太不会过日子了!我上次坐高铁,揣了三个馒头,就着自带的咸菜,一顿饭才花两块钱,省下来的钱给孙子买玩具多好。”大叔也附和:“可不是嘛,我们那时候出门,行李里一半是吃的,能省一分是一分,哪敢这么造!” 其实我看着小伙子吃饭的样子,倒不觉得是“乱花钱”。他吃得起劲,排骨饭的汤汁都拌了米饭,水果盒里的草莓、蓝莓也吃得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浪费。而且我旁边刚毕业的实习生小声跟我说:“要是赶项目出差没时间准备,我也会买高铁盒饭,虽然贵点,但热乎又省事儿,总比啃凉面包强。” 这才反应过来,这哪是“会不会过”的问题,分明是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选择,更是两代人消费观的差异。 我们这代人成长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省钱”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出门自带食物就算麻烦点,也觉得“把钱花在刀刃上”;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生活节奏快,“时间成本”和“舒适度”越来越重要——花70块买份现成的热饭热水果,省了提前准备、中途加热的功夫,吃着也舒服,这笔“方便账”比“省钱账”更划算。更关键的是,他们花的是自己挣的钱,“为自己舒服买单”的坦然,压根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 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这样,像斜后方的姑娘就更看重“性价比”,这本质上都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但看着小伙子那毫不纠结的样子,我都有点羡慕——毕竟谁不想出门能少点折腾,多份舒心呢? 你坐高铁时,会舍得花70块买这份“方便餐”吗?
高铁70块餐食秒下单!年轻人这波操作,戳中多少人的“消费心结” 今天坐高铁出
花海品情
2025-09-26 20:17:5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