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称,“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他还声称,“如果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但很多时候中国保持沉默”。 2025年9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讲,多次直接提及中国。 他在约30分钟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并提出“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但很多时候中国保持沉默”。这些表态被外界视为试图将中国明确置于俄乌冲突调停的关键位置。 泽连斯基的发言并非即兴发挥,而是演讲稿中预先设计的部分,他特别提到“中国代表也在场”,有意利用联合国这一多边平台向中方传递信息,试图影响中国的对俄政策立场。 然而,演讲现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插曲:直播画面显示,当泽连斯基发言时,会场前排有近一半座位空置,包括多个安理会成员国的席位,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代表甚至选择离场。 这一场景被西方媒体形容为“历史性冷落”,折射出国际社会对地缘博弈的某种厌倦情绪,对于泽连斯基的言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迅速作出了回应,表明“反对将中国拖入战争叙事”的立场,并重申中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 次日(9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进一步回应称,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向光明磊落,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分析认为,泽连斯基此番密集聚焦中国,背后有多重战略考量。 当前乌克兰战场形势严峻,反攻进展不及预期,西方军援速度放缓,乌军面临弹药短缺、兵力不足等困境。 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与俄罗斯保持着特殊关系,自然被基辅视为可能影响战局的关键变量。 此外这也是一场国际话语权的博弈。乌克兰方面注意到中国一贯主张政治解决危机,但也强调需兼顾各方安全关切,泽连斯基刻意突出“中国有能力却未尽力”的叙事,实质上是想重塑国际舆论场,将部分压力转向中国。 然而,这种“责任转移”的叙事存在明显逻辑漏洞,国际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博弈,而非简单的道德选择,中国保持相对中立立场是基于对局势的审慎评估——过度选边可能激化矛盾,损害长期外交灵活性。 事实上中国并未袖手旁观,从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到派遣特使进行斡旋,中方一直在进行大量幕后外交努力,只是外交成果往往不像军事行动那样引人注目,许多进展需要时间沉淀。 值得关注的是,泽连斯基的“中国责任论”在国际社会并未获得广泛认同,许多国家认为,将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简单归咎于一个非当事方国家,既不负责也不合理。 真正实现和平需要冲突各方展现妥协意愿,而非单方面向第三方施压,中国提出的分阶段撤军和缓冲区建设等方案,已为打破僵局提供了新思路,但和平的曙光最终需要当事方的政治决心与国际社会的合力。
当着100多国的面,泽连斯基1分钟3次提中国,对普京侮辱性极强联合国大会的会
【159评论】【1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