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

风城高山 2025-09-25 17:32:22

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1945年抗战胜利,依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之精神,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主动放弃对中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非法侵占,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随后,中华民国政府依法接管台湾,这是国际社会认可的历史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中国的全部领土主权,包括台湾在内。   也就是说,从法律和主权的角度来看,台湾早在1945年就已经“收复”完成。我们今天口中所谓的“统一”,不是国际间的领土争端,而是国家内部的治理协调问题。说直白点,就是“家务事”,不是“外交事”。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不要再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是因为继续使用这些词汇,容易误导大众,甚至在国际舆论场上给别有用心者以口实。   他们可能会借此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论”,制造所谓“两国论”的舆论陷阱,进而干扰中国内部事务。我们不能给这种错误认知留下任何传播空间。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讲清楚历史,更要理顺法律逻辑,避免语言模糊给国家统一大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说到底,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一个“夺回”的过程,而是一个“治理完善”的过程。这也正是国家近年来不断强调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际落脚点。   和平统一,并不是因为我们拿不回台湾,而是我们愿意用最大的耐心和诚意,去争取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不是要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制度和民意的融合,让台湾同胞真正感受到作为国家一分子的尊严与归属感。   正是因为台湾从未“离开”过中国,我们才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台湾问题定义为“内务问题”,不仅有助于统一公众认知,也有助于厘清国家主权的边界。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政治多变的背景下,我们越是用理性、精准、合法的语言表达国家立场,越能在国际社会赢得话语主动权。   过去那种情绪化、模糊化的表述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高质量表达国家意志的时代要求。语言不是装饰品,而是国家主权的延伸。说清楚台湾是内政问题,本身就是在捍卫国家主权。   当然,或许有人会存此疑虑:将台湾问题表述为“内务问题”,是否意味着向现实妥协?其实恰恰相反,这种说法反而是一种更为坚定、更为自信的表达方式。   它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正视问题。它不是弱化主张,而是强化主张。我们不需要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因为事实已经站在我们这边。   过去我们总是被动应对外界对台湾问题的诠释,而现在我们开始主动塑造话语框架。这种转变,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软实力的体现。   软实力,不只是文化输出,还有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个国家,若无法在关键议题上构建统一且有力的话语体系,便难以在国际社会中铸就真正的话语权。此乃国家在全球舞台发声、彰显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说到底,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历史必然,但绝不是语言游戏。我们不应再拘泥于“收复”“回归”这类易遭曲解的表述。而应以法律为准则,凭历史作支撑,循发展为导向,如此方能更精准地阐明立场与行动。   所以,下次再有人提起“收复台湾”或者“台湾回归”这种说法,不妨认真提醒一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不是领土争端。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

3
2025-09-25 21:42

目前被叛匪占据。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