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认清一个现实:美国的强大,不靠“围堵中国”   20

顾议史实 2025-09-25 10:35:25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认清一个现实:美国的强大,不靠“围堵中国”   2025年,特朗普再次走进白宫。这一次,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高举关税大棒,也不再天天喊着“制造业复兴”,而是悄然调整了对华态度。   不是因为他变“软”了,而是他终于看清楚一个事实,不是中国掏空了美国制造业,而是美国自己把根拔了。   经历了8年贸易战、制造业空心化、通胀飙升、国际信任流失……这个曾经口号震天响的“商人总统”,这回终于学会了一件事:     对着干,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特朗普第一次上台,信心满满地掏出关税武器,妄图用“经济铁拳”砸出一个制造业回归的奇迹,但现实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制造业没回来,反而更远了。农场主赔了钱,中国市场被别人抢走了,消费者更穷了,企业更难了,通胀却更高了。   美国工业用电从2000年到2023年一路下滑,工厂回流的“复兴梦”根本没发生,最扎心的是,美国年轻人嘴上支持制造业,真让他们进工厂干活,10个有8个扭头就走。   关税只是一种表面操作,解决不了深层结构性问题。   很多美国政客喜欢把一切问题推给中国:制造业外流?怪中国,就业减少?怪中国,技术落后?还是怪中国。   但事实是,美国在过去40年里,主动放弃了制造业,把资源都投到金融、科技、房地产上。     这就像一个家庭,把所有的钱都拿去炒股炒房,还指望厨房自动有人做饭,一场危机,就让他们发现:一旦供应链断了,连口罩都得进口。   这不是中国“抢走”了美国的饭碗,而是美国自己不想下厨了。   最支持特朗普贸易战的,是中西部农场主,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炮灰”,大豆出口暴跌,中国转向巴西,市场一去不复返。   农产品滞销、补贴不够、贷款难还,很多农场主直接破产,而越南、墨西哥趁机吸收订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少了,对全球贸易逆差却上升了。   换句话说:美国没有打赢这场“经济战”,只是把“敌人”的生意送给了别人。   别以为关税只是蓝领工人和农场主的事,美国科技巨头也被波及得不轻。   苹果、高通、英特尔的全球营收中,中国市场占比极高,一旦脱钩,供应链混乱、成本上升、订单锐减,利润大跌。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失败,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光靠砸钱不行,缺人、缺配套、更缺效率,美国科技企业靠的是全球协作,不是闭门造车。   2025年回锅的特朗普,不再高呼“脱钩”,也不再天天炒作“中国威胁”,这并不是他变“亲中”,而是他终于算清了账本:“如果继续跟中国死磕,最后倒下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更关键的是,全球格局已经变了:俄乌战争持续美援压力剧增,中东动荡,美军疲于奔命,全球去美元化,美国金融霸权正被侵蚀,新兴国家崛起,全球不再只看美国眼色行事。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如果美国还指望靠打压中国来维持霸权,那就是战略迷盲。   特朗普这次的态度,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中美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更像是“你追我赶”的赛跑。   你强,我不能靠拌你一跤来赢,你快,我得自己加速,而不是想办法让你慢。   特朗普或许不愿承认,但他已经在行动上做出了选择,不再一味对抗,而是寻求一种“有边界的合作”。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不是靠围堵苏联,也不是靠打压中国,它曾经强大,是因为它有全球最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它是移民的乐土,吸纳全球人才,有完善的法治和市场机制,能提供全球秩序和技术标准,这些才是美国最核心的“软实力”,而不是靠加税、封锁、脱钩。   今天的美国,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对抗工具”,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修复和制度更新,特朗普当了两次总统终于摸清这个道理,与其围堵中国,不如修复自己。   中美之间的竞争,像是一场全球考试,你可以不喜欢对方成绩比你好,但你不能靠撕别人的试卷来得高分。   只有中美都考及格,世界才不会挂科,对着干,只会让美国疲于奔命,合作共赢,才有可能让它继续当老大。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