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巴基斯坦还没动手,俄罗斯就给中巴送上了一份大礼!俄罗斯已经暂停继续研发生产A-100预警机雷达和相关系统。现在,印度空军A-50预警机只能被迫停飞了。 说起这事儿,得从俄罗斯的A-100预警机项目说起。这个项目本来是俄罗斯空军的大计划,基于伊尔-76运输机平台,打算用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取代老旧的A-50系统。早在2010年代初,俄罗斯就开始推进A-100的研发,目标是打造一款能探测400公里外目标的空中指挥平台,集成电子战和数据链功能。项目总投资上百亿美元,涉及多家军工企业如别里耶夫设计局和沃罗涅日雷达研究所。到2023年底,俄罗斯还公开表示A-100原型机测试进展顺利,甚至计划在2024年进入批产阶段。 但现实总爱打脸,到了2025年5月,消息传出俄罗斯高层决定无限期搁置A-100的开发,包括雷达组件和子系统的生产。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整个项目被叫停,资金链断裂和技术瓶颈是主因。+更多 3 为什么会这样?俄罗斯这些年日子不好过,自从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后,西方制裁像潮水一样涌来。高科技部件进口受阻,电子元器件短缺,雷达核心的AESA阵列生产直接卡壳。俄罗斯试图本土化替代,但供应链乱套,进口替代率不到预期。 再加上战场上A-50损失惨重,俄罗斯空军急需现成方案,开发新机型耗时太长,不如翻新库存的A-50U。 官方没直说,但业内分析,资金优先投向导弹和无人机,A-100这种“大块头”项目成了牺牲品。 到9月份,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还公开承认A-50系列批产延期,A-100更没影儿。 这波操作,直接断了A-50的升级路,因为A-100的雷达技术本该反哺老机型维护。 印度空军这下子傻眼了。他们手头就六架预警机,三架是俄罗斯A-50EI,基于伊尔-76改装,2009年和2011年各买两架,单价上亿美元。 另外三架是本土内特拉Mk1,用巴西Embraer平台,但核心雷达还是以色列EL/W-2090。A-50EI是主力,负责边境空中监视和指挥苏-30MKI编队。但俄罗斯一停产,零件供应就断了。2025年夏,印度空军公开报告A-50机队因雷达子系统故障被迫停飞,维修周期拉长到几个月。 不是飞机坏了,而是俄罗斯关了生产线,印度买不到关键部件。制裁后,俄罗斯优先自用,出口订单排不上队。 这问题不是一天酿成的。印度空军长期依赖俄罗斯装备,苏-30占主力,预警机也跟着买。但乌克兰冲突后,美国CAATSA制裁威胁让交易变味。2022年,印度本想升级A-50,但俄罗斯拖延交付,零件价格翻倍。 印度空军副参谋长当时还乐观说影响不大,可现实是2023年起,A-50飞行小时锐减30%。 到2025年,停飞成了常态。印度试过转向以色列Phalcon系统,但价格高企,一架要2.5亿美元,还得说服以色列开放源代码,与苏-30数据链对接。 瑞典Saab GlobalEye也看不上眼,因为印度战机混编,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美国阿帕奇,联网难上加难。法国达索不肯给阵风源代码,导弹如流星也封闭接口,印度组装线建了半拉子工程。 更气人的是,印度反思巴拉克特空战失败,就怪预警机不足。可现在六架全趴窝,边境巡逻全靠地面雷达,探测距离短,反应慢。巴基斯坦空军乐了,他们有九架预警机,瑞典Saab 2000和埃里眼,JF-17雷电与预警平台无缝对接。 南亚空中平衡直接倾斜,巴基斯坦不用动手,印度就自乱阵脚。俄罗斯这“大礼”来得巧,中巴经济走廊下,中国帮巴基斯坦建JF-17生产线,预警机维护也靠中方支持。 中国空军自己有空警-2000和500,国产化率高,不用看俄罗斯脸色。俄罗斯暂停A-100,反倒让中俄合作转向无人机和导弹,中国买了俄罗斯油气,换来技术转让。 从地缘看,这事儿暴露俄罗斯军工的软肋。A-100本是克里姆林宫的脸面工程,普京亲自过问,可制裁咬得太狠。西方禁运芯片和软件,俄罗斯黑市绕道印度转口飞机零件,但规模小,风险大。 印度成夹心饼干,一头是老东家俄罗斯,一头是新伙伴美国。S-400导弹虽2021年到货,但升级包延期,空军头疼。 美国施压印度别买俄货,可印度不听,2023年还签了额外协议,结果零件卡在海关。 巴基斯坦这边,靠中国JF-17出口东南亚,空军现代化快,预警机覆盖率高。俄罗斯的决定,无意中帮了中巴一把,让印度在印巴对峙中吃亏。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