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商工部宣布对中国产的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说白了,就是怀疑咱们卖的铜缆价格太低,要查是不是在搞“低价倾销”。 这事儿听着是查价格,骨子里其实是印度本土产业的“求助信号”。这次调查是应两家印度企业的申请发起的,倾销调查期刚满一年,损害调查却拉了三年多的数据,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想往“长期受冲击”的方向找证据 。 印度这两年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雷达”简直没停过。2024年一年就启动43起调查,34起都瞄准了中国,从尼龙纱线到橡胶添加剂,几乎把化工、制造业扫了个遍 。 说穿了,不是中国产品真的“倾销”,而是咱们的产业链太能打——从铜冶炼到电缆加工的完整链条,再加上规模化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摆在那,价格自然有优势,这跟“恶意低价”根本是两码事。 反倾销调查看着是针对出口企业,实则是把双刃剑。印度的通信、电子制造业正缺便宜靠谱的铜缆,要是真加征高额关税,本土下游企业的成本就得往上飙,最后要么自己扛着利润缩水,要么把涨价转嫁给消费者。 之前印度对铝箔搞“双反”,就差点让本土包装企业断供,这次铜缆要是跟进,怕是又要引发产业链哀嚎。 中国企业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事儿了。去年佛山四家玻璃企业面对印度反倾销调查,硬是靠扎实的财务数据和合规经营,拿到了0税率的终裁结果 。 反倾销这东西,讲究的是“倾销、损害、因果关系”三要件,只要咱们的企业积极应诉,把生产流程、成本构成摆清楚,很多时候能还自己清白。毕竟WTO的规则摆在那,不是谁想查就能随便定罪的。 值得琢磨的是,印度一边对中国产品频频出手,一边自己的某些产品还在靠低价往中国卖。 之前商务部就查出,印度的邻氯对硝基苯胺产能过剩,三分之二都卖到中国,还涉嫌倾销,最后不得不延续反倾销税。这种双重标准,难免让人怀疑其调查的公正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商工部宣布对中国产的铜缆发起反倾
大千世界很好
2025-09-23 17:35: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