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头日本军官在大连“庆祝攻占南京胜利”,正当他伸直脖子弯腰90度鞠躬

浅笑对风吟 2025-09-23 15:58:02

1937年,一头日本军官在大连“庆祝攻占南京胜利”,正当他伸直脖子弯腰90度鞠躬时,一把利斧突然砍来,瞬间斩落其头颅,那日军头颅像足球般在地上滚了数米之远!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12月13日清晨,大连街头寒风凛冽。 26岁的理发师查子香像往常一样,踏着晨露走向仁和轩理发馆。 路过街角时,报童清脆的叫卖声划破了冬日的宁静:"号外!号外!南京城沦陷!日军将在中央公园举行庆祝仪式!" 查子香猛地停住脚步,手中的理发工具箱"砰"地一声落在地上。 他颤抖着接过报纸,黑白照片上南京城的断壁残垣刺痛了他的双眼。 泪水无声地滑落,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 远处传来日本侨民的欢呼声,他们正举着膏药旗涌向中央公园。 "在我们的土地上,庆祝攻占我们的首都?"查子香喃喃自语,手指深深掐进掌心。 他突然转身,朝着与理发馆相反的方向大步走去。 在城南的旧货市场,他精心挑选了一把斧头。 斧刃在晨光中闪着寒光,店主好奇地问:"师傅买斧头是做木工吗?" 查子香淡淡一笑:"修整些不该存在的东西。" 随后,他走进一家和服店,用半个月的薪水买了一套藏青色和服。 中央公园入口处,日本宪兵正在严格盘查。 查子香深吸一口气,换上和服,将斧头藏在宽大的衣袖里,用流利的日语与身旁的日本侨民寒暄。 宪兵见他举止得体,口音纯正,便挥手放行。 公园内人声鼎沸,上万名日本军侨聚集在此。 主席台上,三名佩戴勋章的日本军官正襟危坐。 查子香默默靠近台前,注意到山田大佐胸前挂满"战功勋章",每枚勋章都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仪式进行到参拜环节,全体日军军官面向"忠灵塔"九十度鞠躬。 就在这一瞬间,查子香猛地抽出斧头,纵身跃上主席台。 斧刃划破空气,带着呼啸的风声劈向山田大佐的脖颈。 鲜血喷溅而出,头颅滚落在地,脸上还凝固着惊愕的表情。 会场顿时大乱,惊叫声四起。 查子香转身扑向旁边的加藤大佐,斧头狠狠劈下。 加藤下意识抬手阻挡,左臂应声而断。 宪兵们这才反应过来,蜂拥而上。 查子香挥舞斧头奋力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被制服在地。 在狱中,日军对查子香施以酷刑。 鞭打、电击、烙铁,种种酷刑轮番上阵,但他始终咬紧牙关。 当审讯官问及幕后主使时,他昂起血肉模糊的脸,一字一句地说:"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是我的同谋!" 1939年9月的一个雨夜,查子香被秘密执行电刑。 据当时看守回忆,就义前他高呼:"杀尽日寇,还我河山!" 这声呐喊穿透牢墙,回荡在夜空之中。 如今在大连劳动公园,老人们仍会指着当年的事发地点,向年轻人讲述这位普通理发师的壮举。 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市民自发前来献花,纪念这位英勇的义士。 一位历史研究者指出,查子香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正是因为他代表了中国普通百姓在民族危亡时刻爆发出的惊人勇气。 查子香生前工作的仁和轩理发馆早已不复存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他使用过的理发工具和那把改变历史的斧头。 斧刃上的斑斑锈迹,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202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 在大连劳动公园,一群学生正在聆听老师讲述查子香的故事。 阳光透过松柏洒在孩子们认真的脸庞上,那段血色的历史正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英雄不必身披金甲,也可以是个普通的理发师。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查子香没有留下照片,后世只能通过当事人的描述想象他的容貌。 但正如历史学者所说,他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正是千千万万个像查子香这样的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 主要信源:(大连中山文化旅游——烈士纪念日 | 喋血斧影:怒斩日寇的孤胆英雄)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