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卢纶 “边塞诗友” 闹笑话:卢纶写诗错地名,醉酒认错逗乐李益 在中唐的诗坛,李益与卢纶是公认的 “边塞诗双璧”。两人都曾有过军旅经历,笔下的边塞风光既有 “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也有 “夜黑雁飞高” 的肃杀,一首首佳作让他们在文人圈里名声赫赫。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写惯了边塞的卢纶,竟会因一次醉酒,在诗里把地名写错,被李益抓住 “把柄” 调侃,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那是一个寒冬的午后,长安城里飘着零星小雪,李益如约来到卢纶家中赴宴。炉火烧得正旺,桌上摆着卤牛肉、烤羊腿,还有一坛刚开封的西域烈酒。卢纶兴致颇高,端着酒碗对李益说:“兄台,前日我梦回边塞,想起当年守边关的日子,一时兴起写了首诗,今日正好请你品鉴品鉴!” 李益笑着点头:“哦?卢兄又有新作,我可得好好听听。” 卢纶放下酒碗,从案上拿起诗稿,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金戈铁马守凉州,风卷旌旗雪满裘。夜听胡笳吹冷月,征人何日返神州。” 诗句读来铿锵有力,满是边塞的苍凉与豪迈,可李益听到 “金戈铁马守凉州” 时,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等卢纶念完,李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忍着笑意说:“卢兄,这诗的气魄倒是不减当年,可你这‘守凉州’,是不是有点问题?” 卢纶愣了一下,疑惑地问:“有何问题?凉州本就是边塞要地,当年我们不也在凉州附近驻过军吗?” 李益指了指诗稿上的 “凉州” 二字,笑着解释:“你忘了?咱们当年驻守的是甘州,离凉州还有数百里地呢!而且你诗里写‘雪满裘’,甘州的冬季比凉州更冷,雪也下得更勤,若写‘守甘州’,才更贴合咱们当年的经历。你这倒好,直接把边塞跑错地方了,要是让当年的老战友看到,怕是要笑你记混了驻地!” 卢纶这才反应过来,拿起诗稿仔细一看,脸瞬间红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尴尬地笑了笑:“嗨!都怪我昨天喝多了,写的时候脑子还糊涂着,把甘州和凉州记混了!本来想还原当年的场景,结果倒闹了个乌龙。” 李益见他窘迫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醉酒误事!不过也无妨,改过来便是。只是下次再写边塞诗,可别再把地名记错了,不然人家还以为咱们这些‘边塞诗人’,连自己守过的地方都记不清呢!” 卢纶也跟着笑了起来,拿起笔在诗稿上把 “凉州” 改成 “甘州”,边改边说:“多亏有你提醒,不然这诗传出去,我卢纶的脸可就丢大了。今日这顿酒,我得自罚三杯,就当是为我的‘糊涂’赔罪!” 说罢,他拿起酒碗,连喝了三碗酒,引得李益又是一阵大笑。 后来,这件事被两人的朋友知道了,成了文人圈里的一段趣谈。有人还特意拿这事调侃卢纶:“卢兄,下次写边塞诗前,可得先醒醒酒,别再让甘州变凉州啦!” 卢纶也不恼,笑着回应:“醉酒出糗罢了,不过也多亏了李益兄,不然我这错字怕是要一直留在诗里,成了千古笑柄!” 其实,这小小的 “地名乌龙”,反而让两人的诗友情谊更添了几分烟火气。他们虽以边塞诗闻名,却也有着普通人的迷糊与可爱,而这份真实,也让他们的诗作更显鲜活 —— 毕竟,那些打动人心的边塞情怀,从来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藏在每一段真实的经历里,哪怕偶尔会记错地名,也依旧满是赤诚。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多喝了几杯,当众挥毫泼墨写了一幅字,笑道:“谁愿先睹为快?”话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