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中期,唐太宗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强撑笑容,握着他的手说:“你要死了,我愿随你
贞观中期,唐太宗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强撑笑容,握着他的手说:“你要死了,我愿随你而去!没想到,一年后,李世民却痊愈。谁知,长孙皇后却从此随身带着鸩酒。那时长孙皇后的身子早已垮了。李世民缠绵病榻时,她衣不解带守了...
【贞观】新闻资讯
贞观中期,唐太宗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强撑笑容,握着他的手说:“你要死了,我愿随你而去!没想到,一年后,李世民却痊愈。谁知,长孙皇后却从此随身带着鸩酒。那时长孙皇后的身子早已垮了。李世民缠绵病榻时,她衣不解带守了...
贞观23年,李世民到底上过几天班?贞观7年,5月到10月去九成宫避暑,一年里有半年没上朝。贞观8年,3月到10月去九成宫避暑,一年又8个月没上班。贞观9年,李渊去世,又得好一阵子不能上班。贞观10年,长孙皇后去世,又没有心情...
贞观13年:李世民:褚遂良,你《起居注》都记得啥?我想看看,对自己也起个警戒作用。褚遂良:从来没听说过帝王要看《起居注》的。李世民:我有啥做得不好的,你也记录?褚遂良:我起居郎职责所在啊。刘洎:人君有过失,就算褚遂良不...
贞观初年: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人口从大业五年的全国户口900万,人口四千六百余万锐减到户口200余万。饥荒不断,人民生活困乏,卖儿卖女。周边谁想来打劫就能来打劫。贞观末年: 人口翻至三百八十万户。...
贞观年间,唐太宗设宴,开国功臣齐聚。气氛正热,有人忽然提起房玄龄的“家务事”。“房相公虽治国有方,却怕夫人怕得紧。这话一出,全场哄笑。若换作平时,房玄龄只当耳边风。但这一次,他额头冒汗,手心发紧。他知道,皇帝也...
贞观初年,有人向皇帝密报,说昔日功臣尉迟恭,心怀不轨,有谋反之意。李世民听罢没急着发作,反倒把人叫进宫中,当着面来了一句:“听说你想谋反?这一试探,本是诈他一诈,结果没想到,尉迟恭脱口而出,竟说:“我就是要谋反...
贞观十一年,江南巡抚将当地神童的诗作进呈御前,“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两句,让批阅奏折的李世民停下了笔。贞观十一年,一卷泛黄的诗稿打破了李世民案头的宁静。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当批阅奏折的帝王读到...
贞观17年,643年,王玄策第一次出使,是副使,当时官职是县令。不知道走了多久年底到达,那次是去接玄奘法师,结果没接到,他去,人家回来了。又过三年,贞观21年,又去,带回来使者,还有蔗糖。过三个月,又返回找制造蔗糖的...
唐朝,一个拥有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上限和下限都很让人震撼的王朝,在走过它的巅峰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将要走入它的低谷和灭亡。朱温,就是唐朝这匹即将濒死的骆驼身上,将要落下的最后一根稻草。天佑四...
唐贞观年间,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他活不过一年。一年后,袁天罡再次遇见马周,吃惊地说:“短短一年时间,你的变化竟如此之大,我断言你将位极人臣,成就一番大事业!长安城,东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
李世民接手隋末乱世后的烂摊子,开启“贞观之治”,难度极大。政治上,他轻赋税、打贪污、选贤能,让国家政治清明;经济迅速繁荣,社会一片和谐;军事上亲自南征北战,为唐朝统一和扩疆奠基;文化上重视文教,让唐朝文化走向...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欲立晋王。公元635年,冬日凛冽寒风吹拂着巍峨的两仪殿,大唐皇帝李世民神情凝重地携着年仅十五岁的李治步入殿内。他屏退左右,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勣三位重臣。随后,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李世民...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