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居然对中国内政妄加评论! 说白了,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3 11:18:40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居然对中国内政妄加评论! 说白了,自从上次李显龙去日本接受勋章的时候,对于新加坡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任何好感了。现在他们居然在公开场合随意评价台湾问题,这不是在向中国发出挑衅吗? 其实,无论外界怎么评价台海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如何统一?何时统一?用什么方式统一?都是大陆说了算。 这些年,新加坡依靠 “亲美” 政策可谓是飞黄腾达,但是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并不能长期带动新加坡的经济。之前美国给新加坡亲近的机会,是因为美国把新加坡当成这块地方的一颗棋子。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虽然强调台湾问题是 “中国红线中的红线”,呼吁各国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这种表态却与新加坡近年来在中美之间的 “骑墙” 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一方面,新加坡需要中国市场支撑经济 —— 中国连续 11 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2023 年双边贸易额达 1253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新加坡出口同比增长 0.8%,进口增长 2.6%。 另一方面,新加坡又试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如允许美军使用樟宜基地)换取战略安全感。这种 “两头下注” 的做法,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策略,但也暴露出其政策的脆弱性。 从法律层面看,《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任何国家干涉台湾问题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新加坡作为东盟成员国,本应遵守东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却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试图通过 “模糊表态” 获取更多利益。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也损害了中新关系的政治互信。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新加坡对美国的战略依赖可能使其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动 “印太战略”,试图拉拢盟友围堵中国,新加坡作为马六甲海峡的关键节点,自然成为美国争取的对象。 然而,新加坡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马六甲海峡承担着中国 80% 的石油进口和 60% 的液化天然气进口,一旦中美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新加坡的航运经济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2024 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 4112 万吨,货物总吞吐量 6.23 亿吨,若海峡航运中断,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将被切断。 新加坡的 “安全顾虑” 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例如,新加坡与印度签署海军合作协议,允许印度军舰停靠樟宜基地并计划在马六甲开展联合巡逻,表面上是为了维护航道安全,实则是配合美国 “印太战略” 对中国形成牵制。 但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让新加坡陷入 “选边站” 的风险。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中缅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等多元化能源通道建设,正在逐步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而新加坡却仍将国家命运系于美国的 “安全承诺” 之上,这种战略短视令人担忧。 当前,新加坡面临的困境是:既要维护与中国的经济利益,又要满足美国的战略需求。这种矛盾在台海局势升温的背景下愈发凸显。 2025 年黄循财访华期间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却在同时加强与美国的军事联系,这种 “言行不一” 的做法,最终可能导致其在中美之间两头落空。 正如李显龙所言,“新加坡的繁荣,在和平时期是优势,在战时就成了致命伤”。若新加坡继续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终将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代价。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