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乌克兰军队真正惧怕的人,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格拉西莫夫大将今年,已经70岁,按规则应该退役了。 俄罗斯决定让70岁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接着干到2030年,这事儿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压根想不通为啥这么安排。 其实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留人干活,明摆着是放了个公开信号:俄罗斯打算把这场仗打成一场磨耐心、耗到底的长期战,而格拉西莫夫就是玩这套打法的核心人物。 至于乌克兰,它真正怕的从来不是格拉西莫夫这个人,而是他背后那套打仗的思路,就像把战争当成一锅慢煮的汤,把时间、资源、士气全扔进锅里,一点点熬,直到把对手的力气全熬干才算完。 格拉西莫夫不追求一击制胜,而是优先让对方的战争机器失灵,初期俄罗斯曾试图快速拿下基辅,但失败后他果断转向“系统消耗”的打法,把在叙利亚的作战经验搬到乌克兰,集中打击后勤和基础设施。 2023年冬天,俄军一夜之间摧毁乌东30多个补给节点,直接让乌军反攻计划泡汤,西方提供的豹2坦克、海马斯火箭炮,本以为能扭转战局,却频频被针对。 格拉西莫夫早就推动发展电子战,如今战场上乌军抱怨无人机失联、通讯被干扰成噪音,更狠的是,他下令系统性摧毁乌克兰军工体系,七十多次精准打击让乌克兰失去自行造导弹、无人机的能力,只能依赖西方源源不断输血。 但格拉西莫夫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导弹,而是耐心,他故意放慢战争节奏,让战场变成心理磨炼场,在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俄军用炮火和战壕一点点压过去,不追求快速突破,而是让乌军在高压下持续流血。 更高明的是心理战,2023年乌军发动夏季反攻时,俄军甚至主动后撤,给乌军制造胜利的错觉,引诱他们深入,然后用火力全歼,这种先给希望再击碎的打法,比直接打败更能击垮士气。 他还把仗打到对方后方去了,一到冬天就用无人机炸基辅的电网,这让老百姓得在零下二十度的黑夜里挨冻受苦,前线士兵本来就忙着打仗,还得天天惦记家里人,这种心里的煎熬,这种心理压力会慢慢侵蚀整个国家的意志。 格拉西莫夫的“不可替代”,还来自俄军内部的现实,俄军腐败、装备老旧、通讯混乱,换一个生手上来很可能压不住阵,格拉西莫夫熟悉这些问题,能让庞大的战争机器继续运转。 普京也明白,长期消耗战最怕指挥层乱套,所以选择稳定指挥系统,把格拉西莫夫留下,也是在告诉外界:俄罗斯准备把这场战争打到最后。 全球范围内,能指挥几十万大军在上千公里战线作战的将领不多,俄罗斯能用的人更是寥寥,留下格拉西莫夫,既是无奈,也是现实。 说到底,他的战争哲学是典型的“总体战”:用国家的全部资源来瓦解对手,打掉对方的生产、补给、意志,再靠自身体制把战争持续下去。 乌克兰面对的不只是战场上的俄军,而是一套冷酷、持久的战略机器,只要格拉西莫夫还在指挥台上,这场战争就很难看到尽头,它注定会是一场拉长线、耗到底的血战。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让乌克兰军队真正惧怕的人,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格拉西莫夫大将
笑看云烟
2025-09-22 20:44:43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