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年龄真的能成为暴力的“免罪金牌”吗?一名14岁女生被同学用刀具割伤脸部,校服

马俊哲律师 2025-09-22 10:57:31

难道年龄真的能成为暴力的“免罪金牌”吗?一名14岁女生被同学用刀具割伤脸部,校服血迹斑斑,司法鉴定为“轻伤二级”。然而,因施暴者未满16周岁,警方以“未成年不予立案”为由拒绝刑事追责。

从曝光的照片中,我们能清楚看到一名女生右脸皮开肉绽,衣服前胸和领口处血迹斑斑。有人拿着纸巾帮她擦拭伤口,可很快,纸巾就被鲜血浸红了大片。经司法鉴定,女孩伤情构成轻伤二级。如此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不禁想问,这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能让一个孩子对同龄人下此狠手?​

原来,实施霸凌的是女孩的同学。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施暴者未满十六周岁,当地派出所依照法律规定,不予刑事立案。在后续的协商处理过程中,学校的处理态度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后来开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复说,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受伤害女生也在接受美容修复手术,学校还安排了心理修复老师,但这些,真的能抚平女孩身心的创伤吗?

我们再聊法律层面。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犯罪需负刑责;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重罪负责。这起案件中,施暴者未满十六周岁,伤害未达重伤,所以不用担刑责。可被伤害的女孩也是未成年人,她的权益该怎么保障?难道就因为施暴者年纪小,她就得忍下脸上这一刀的痛苦?​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了调整,明年 1 月 1 日起,14 至 16 周岁多次违法、16 至 18 周岁初次违法但情节严重的,将依法拘留。但这起案件发生时新法未施行,施暴者没受到拘留处罚。 ​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初衷是守护孩子成长,绝不能成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我们必须思考,法律层面该如何找到更科学的办法,既护着未成年人,也给受害者公道?家长和学校更不能把品德教育当空话,得让孩子真正明白,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是底线。

今日的沉默,可能换来明日更深的伤疤。唯有法律、教育、家庭三方协同,才能让校园回归净土因为所有孩子都值得被保护,而非成为暴力的牺牲品。

0 阅读:1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