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的归来,只需一声枪声。 老实说,菲律宾国内游行的规模再大,也无法赶走小马

士气沉沉 2025-09-21 21:48:03

杜特尔特的归来,只需一声枪声。 老实说,菲律宾国内游行的规模再大,也无法赶走小马科斯。小马科斯不走,杜特尔特自然回不来。 如今的菲律宾街头,抗议声浪此起彼伏,民众举着标语高喊反贪腐口号,但小马科斯依然稳坐马拉卡南宫。 他深知,在菲律宾的政治游戏中,光靠民意推翻不了总统,真正能改变局势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权力博弈。 小马科斯现在最怕的,不是街头抗议,而是历史重演。他的父亲老马科斯当年就是在军队倒戈后仓皇出逃的。如今菲律宾军方已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表面说是协助维持秩序,但谁都明白,这是在防备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的翻版。 军队发言人那句"忠于宪法"的表态,听起来耳熟极了——当年推翻老马科斯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总参谋长拉莫斯,用的就是同样的说辞。小马科斯每晚大概都会失眠,担心自己会不会在某天清晨,像父亲一样被美军"护送"上流亡的飞机。 杜特尔特家族正等着看这场好戏。老杜的女儿莎拉·杜特尔特,现任副总统,已经公开嘲讽小马科斯的反腐调查是"精心编排的戏剧"。 她说得没错,小马科斯成立的独立委员会确实像在演萨尔苏委拉轻歌剧——动作华丽但毫无实质。莎拉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总统真的想反腐,一天就能揪出责任人。"这番话让马尼拉的政治圈炸了锅,毕竟这是现任副总统对总统最直接的羞辱。 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才刚刚开始,他们手里握着两张王牌:一是老杜在棉兰老岛的铁杆支持者,二是军方中同情杜特尔特的将领。 马科斯家族最近上演了一出"舍车保帅"的好戏。小马科斯的表弟、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突然辞职,罪名是收受防洪工程回扣。这个时机妙极了——就在全国抗议达到高潮时,马科斯阵营主动抛出一个替罪羊。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马丁不过是冰山一角。那些价值5450亿比索的防洪工程,大部分资金都进了谁的口袋?承包商迪斯卡亚夫妇在听证会上抖出的黑幕,涉及17名议员,其中多少是马科斯的亲信? 杜特尔特家族的议员保罗已经放话,要求彻查所有涉案人员,这矛头明显是指向总统府。 杜特尔特本人现在成了小马科斯的人质。2025年3月,老杜从香港返回菲律宾时在机场被捕,罪名是国际刑事法院指控的"反人类罪"。 这 timing 太微妙了——正好在杜特尔特家族准备全面反攻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当时就表态,提醒国际刑事法院要"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这是政治迫害。 小马科斯这招够狠,既打击了政敌,又向美国交了投名状。但他可能低估了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这些人中,不乏敢为老杜拼命的硬茬子。 菲律宾的贪腐问题像一座活火山,这次终于喷发了。从马尼拉到宿务,抗议者砸烂了承包商的办公室,焚烧了贪官的画像。他们愤怒的不是单纯的腐败,而是那些本该用来防洪的钱,变成了政客的豪宅和游艇。 2022年以来的防洪工程,大部分都是"幽灵项目"——纸上画得漂亮,实地根本不存在。结果呢?今年雨季一来,贫民窟又成了泽国。这种民生之痛,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能点燃民众的怒火。 小马科斯现在骑虎难下。他既想平息民愤,又不敢真正动自己人。于是我们看到荒诞的一幕:总统府高喊反腐,但调查只敢触及边缘人物;军方宣布中立,却悄悄把精锐部队调往总统府周边;副总统公开唱反调,但总统不敢动她一根毫毛。 这种脆弱的平衡能维持多久?也许就等某个突发事件——比如军队中某个旅长的倒戈,或者某位关键证人的"意外死亡"。 杜特尔特的预言正在应验。他早就警告过,菲律宾可能沦为"亚洲乌克兰"。现在看来,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小马科斯亲美政策会把国家拖入大国冲突,二是国内政治斗争可能引发内乱。 老杜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支持者正在把菲律宾变成一个火药桶。棉兰老岛的杜特尔特铁杆们已经放出话来,如果老杜被判刑,他们就要宣布"独立"。这种威胁不是空话——当年老杜当达沃市长时,可是真刀真枪和叛军干过的。 菲律宾政坛的这场大戏,远未到落幕的时候。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两大家族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如今这场斗争,既是权力之争,也是新旧势力的对决。 小马科斯代表的是传统政治世家,而杜特尔特象征着地方强人政治。谁能笑到最后?可能取决于谁能争取到军方的支持,或者谁能先抓住对方的致命把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菲律宾民众已经厌倦了这种家族政治的轮回,他们渴望真正的变革,而不是换个名字的独裁者。 这场政治风暴最终会走向何方?是小马科斯重蹈父亲覆辙仓皇出逃,还是杜特尔特家族卷土重来?或者,菲律宾人民会找到第三条道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毕竟,在民主社会,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0 阅读:66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