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1.3万亿!   中国“最大炒房团”要清仓走人?   刚看到一组数据时,不少

红日观全局 2025-09-20 18:01:05

囤房1.3万亿!   中国“最大炒房团”要清仓走人?   刚看到一组数据时,不少人都吓了一跳:有机构统计,国内手握大量房产、总市值超1.3万亿的“最大炒房团”,最近正密集抛售手头的房源,从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到三四线的住宅项目,动作频频。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投资客囤个十几套房子的规模,1.3万亿相当于部分省份一年的GDP总量,这样的“清仓”动作,到底会给楼市带来什么影响?   可能有人会问,这1.3万亿的囤房主体,到底是谁?不是咱们常说的“温州炒房团”这类个人群体,而是以房地产企业和专业投资机构为主的“大玩家”。   根据央行2024年发布的房地产金融报告,截至2024年底,国内房企自持的待售房源和已建成未出售的项目,总市值就超过了1万亿,再加上一些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商业地产,合计规模刚好接近1.3万亿。   这些“玩家”当年入场时,正是房地产最火的那几年,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都曾在公开场合感慨过,“要是当初选择做个包工头,挣钱可能比搞科技还快”,足以见得当时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有多诱人。   那时候不少房企和机构都抱着“房价永远涨”的想法,疯狂加杠杆拿地建房。   比如某头部房企在2018-2020年期间,光是在一二线城市拿下的住宅用地,就够开发近百万套房子,这些项目有的建成后没及时出售,有的则捂在手里等着涨价,慢慢就成了“囤房”。   机构投资者也没闲着,2019-2021年,不少私募产品专门募集资金收购写字楼和商铺,甚至有项目刚交房就被机构整栋买下,再拆分出租或转售,靠差价赚钱。   那几年,市场上流传着“买套房比开公司靠谱”的说法,连普通上班族都想着凑钱买房投资,更别说手握大资金的企业和机构了。   可从2022年开始,风向慢慢变了。先是“三道红线”政策收紧了房企的融资渠道,不少企业手里的资金周转不过来,只能靠卖房子回笼资金。   接着是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国家统计局2025年1-6月的数据显示,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加了23%,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房价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暴涨。   这时候,那些手握大量房源的“大炒房团”才发现,手里的房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比如某房企在2025年5月,一口气转让了上海三个住宅项目的股权,转让价格比当初拿地时的成本价还低了5%,就是为了快速拿到现金偿还债务。   还有一家机构在2025年上半年,抛售了北京、深圳的5栋写字楼,成交均价较2021年的高点下跌了近两成。   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些“大炒房团”为啥现在急着清仓?核心原因就两个:资金压力和市场预期变了。   对房企来说,近几年到期的债务越来越多,根据克尔瑞2025年发布的房企债务报告,2025年全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很多企业的销售回款跟不上,只能靠出售自持房源来“救火”。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商业地产的租金回报率也在下降,比如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从2021年的15%涨到了2025年的22%,租金连续三年下跌,拿着这些房产不仅不赚钱,还要承担物业费、税费等成本,不如趁早卖掉止损。   更关键的是,市场对房地产的认知已经变了。以前大家觉得“买房稳赚不赔”,现在越来越多人明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正在减弱,“居住属性”才是核心。   就像2025年上半年,不少城市推出的“保交楼”政策,重点都是让房企把建好的房子交给购房者,而不是捂着涨价;还有各地优化限购政策,也是为了满足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不是鼓励炒房。   在这种大背景下,“大炒房团”继续囤房已经没有意义,清仓走人成了必然选择。   不过,这种“清仓”也不全是坏事。对普通购房者来说,房企和机构抛售的房源,往往价格会比市场价低一些,而且不少是现房,能避免“烂尾”风险。   比如2025年6月,某房企在杭州抛售的一批住宅,均价比周边小区低了12%,还支持公积金贷款,很快就被刚需购房者抢光了。   但也要注意,部分抛售的房源可能存在产权瑕疵,或者位置较偏,购房者还是要仔细甄别。   从更长远来看,“大炒房团”的退场,其实是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信号。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过度依赖“炒房”拉动,不仅推高了房价,还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比如不少企业把钱投到房地产,而不是研发和生产)。   现在这些“大玩家”离开,能让房地产更多地服务于“居住”需求,也能让资金流回实体经济,这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实是好事。

0 阅读:388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10
2025-09-20 23:55

建议各位同胞:只有房价跌到与地方工资持平才能买房!

山幽风柔 回复 09-21 05:59
与国际接轨,3至6年家收入即为合理。

银砖

银砖

7
2025-09-20 18:45

25秋C:30年来住房数据。 过去30年(1995—2024年)全国住宅累计数据总和如下: - 新开工面积:3,099,464 万平方米 ,310亿㎡。310/80=3.875套 - 竣工面积:1,999,736 万平方米 ,200亿㎡。200/80=2.5亿套。 未竣工面积110亿㎡。110/80=1.375亿套。 到2025年7月全国住房施工面约44亿㎡ 停工,烂尾66亿㎡。66/80=8250万套。 截至目前(2025 年 1—7 月),全国仍有 445,107 万平方米 的住宅处于施工之中。 - 销售面积:2,932,805 万平方米 ,293亿 (含二手房) 😃😄 停工3年以上13.6亿㎡,1600万套。 累计停工烂尾规模(截至2023年底):全国商品住宅累计停工烂尾面积约占2019年以来累计施工新开工总面积的26.13%, 约33亿㎡。约330000/80=4125万套。

银砖

银砖

6
2025-09-20 18:45

25秋D:🌹🌷不要急。房价软着陆 还将持续多年缓慢下降。 房子的价钱正在向便宜的方向大步的前进, 最近3~5年来,全国的大多数的地区的房价普遍的跌幅在40~60%之间了。今后的数年之中,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能跌5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的总体房价应该得到前几年最高处的75~83%左右才是较为合理的价格,这里边还不包括中国过高的空置率和过多的空置房也不考虑。中国的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如果把这两个因素再考虑进去,中国的房价总体的跌幅应该在80~90%左右,深圳和北京的外围的许多的房价已经接近于这个数字了,但是全国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房价还有很大的下跌的空间。

生生猛猛

生生猛猛

5
2025-09-20 22:34

房价再跌,破坏经济,收它房产岁[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梁小牛

梁小牛

4
2025-09-21 04:13

当马云说,房价如葱时,把楼卖掉,就好了。

用户15xxx12

用户15xxx12

4
2025-09-21 01:12

其实吧,刚开始的管理有放任之过吧,限土地开发比限购明智点呢,还有首套房免税或低税,第二、第三原有的基础递增,多买多上税以及购房年限内不办过户,炒房团以及房价不可能上涨的厉害呢!

用户14xxx62

用户14xxx62

3
2025-09-21 02:30

这些很可能是国家机构,比如国企,银行等。

天佑

天佑

2
2025-09-21 04:36

这不是玩家,是破坏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

用户94xxx24

用户94xxx24

2
2025-09-20 23:58

应该亏了吧,这个世界g挺公平

梦里啥都有

梦里啥都有

2
2025-09-21 02:10

努力期待哈,房白给,还哭着喊着贴水电暖物业费用,跪求去白住,还能拿钱的时间点一会儿就来了哈[大笑]

用户18xxx81

用户18xxx81

1
2025-09-21 06:03

全国各地到处是空置房,千万别急着买房慢慢等,老人离世多出生率极少,害苦了刚需贷款买房者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1
2025-09-21 00:35

不是有砖家叫兽说中国的空房率很低么?全国就只有几万套空房!这种扰乱社会环境的日奸怎么没见杀呢???还每月拿着几万几十万的高薪?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