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朱德到一个村里去视察,看到河里有两只野鸭,一时兴起,就开枪将两只野鸭打死了,可当警卫员将鸭子捞上来的时候,还被一个老大娘讹走了40块钱。 朱德总司令的车队行驶在太行山区的崎岖路上,路过一个村庄时,他看见芦苇丛里飞出两只鸭子,多年的打猎习惯让他本能地举起了枪。 两声枪响过后,鸭子应声落水。正当警卫员准备下河捞鸭时,一位老大娘急匆匆跑来,看见水面上漂着的鸭子,当场就哭了起来。 原来这不是野鸭,而是她家养的家鸭。朱德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赶紧下车向老人道歉,并主动提出赔偿。 老大娘说一只鸭子二十块,两只四十块。朱德二话没说就掏出钱来,还把打死的鸭子一并给了老人。他说这是部队的规矩,损坏老百姓的东西必须赔偿。 下午返程时,老大娘已经打听到这位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总司令。她守在路边,想把钱和鸭子都还回去。 朱德坚决不收,他告诉老人,不管是普通战士还是总司令,都必须遵守纪律。最后为了不耽误行程,他只好假装收下,等车开出一段距离后,又让司机停车,把钱和鸭子放在路边。 1928年冬天,井冈山遭到敌人封锁,粮食极度短缺。朱德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仍坚持和年轻战士一起下山挑粮,往返五十多里山路。 战士们心疼他,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连夜找来毛竹,自己削了根新扁担,还特意刻上“朱德记”三个字,第二天照样挑着担子走在队伍最前面。 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百姓,老乡们编了山歌传唱:“朱老总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纪律和作风,老百姓才真正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旧军阀部队完全不同。他们不抢粮、不扰民,打仗是为了穷苦人翻身。 网友热评: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朱老总作为总司令,完全可以用身份“摆平”这件事,但他却选择严格遵守“损坏东西要赔”的纪律,主动认错并足额赔偿。 大娘一开始因不知情而索赔,后来认出是朱德后执意退款,而朱德则坚持纪律最终巧妙赔偿。这种“军民互相体谅、彼此尊重” 的情感,正是那个年代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也让不少网友感慨“那时候的感情真纯粹”。 “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在任何小事上都做到严于律己、尊重他人,才是真正的修养。” 老一辈革命家的许多小事都折射出大品格。除了朱德总司令“赔鸭子”,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体现他们高尚品德和严格自律的小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更多穿越时空的感动与力量。 信源:朱德:公正廉洁的丰碑,克己为民的楷模——国防科大
1948年,朱德到一个村里去视察,看到河里有两只野鸭,一时兴起,就开枪将两只野鸭
小史善始善终
2025-09-20 12:46:20
0
阅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