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设宴款待他的长子朱英,酒意渐浓时,朱元璋突然问朱英:“你姓什么?”朱英一愣,本能地回答道:“我姓朱,”朱元璋听后脸色骤变,猛地摔碎手中的酒杯,厉声道:“一个堂堂男儿,怎会不知自己真正的姓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话音刚落,朱元璋猛地摔碎手中酒杯,酒液溅在金砖地上,殿内瞬间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堂堂七尺男儿,岂能连自己的根都忘了?” 朱英慌忙跪地,冷汗顺着后颈往下淌,却没急着辩解,他想起八岁那年的濠州破庙,母亲刚咽气,他抱着母亲的衣角,三天没吃东西,是朱元璋的士兵发现了他. 马皇后亲手熬了小米粥,一勺勺喂进他嘴里。那天朱元璋摸着他的头说:“以后你就姓朱,跟着朕和皇后,再也不用受冻挨饿。” 这些年,他跟着朱元璋打仗,从鄱阳湖到福建,多少次死里逃生,都是“朱英”这个名字,让他有了家,有了上阵杀敌的底气。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朱英,眼神慢慢软了下来,伸手扶他起身:“朕不是怪你,只是这天下快定了,你要去守一方土地,总顶着朱姓,朝臣会有闲话,百姓也会混淆。 你本不姓朱,朕给你姓,是恩;如今让你认回自己的根,是让你有自己的风骨。” 马皇后这时从后殿出来,手里拿着一件素色锦袍,搭在朱英肩上:“英儿,你小时总问自己的爹娘是谁,如今陛下是让你记住,你的命是爹娘给的,你的前程是陛下给的,两样都不能忘。” 朱英这才明白,朱元璋的“发怒”,从来不是刁难,而是为他铺路。几天后,朱元璋下旨,赐朱英复姓“沐”,封西平侯,命他率军镇守云南. 那里刚平定,土司叛乱未绝,民生凋敝,是大明最需要人镇守的西南门户。 出发前,朱元璋握着沐英的手说:“云南是大明的西南屏障,你去了,既要守住疆土,也要让百姓吃饱饭、读上书,别让朕失望。” 沐英到云南后,第一件事就是平定叛乱。他亲率敢死队夜渡白石江,出其不意攻占敌营,短短半年就稳住了局势。 可他知道,光靠武力守不住云南,他从江南调运稻种,教百姓开梯田、挖水渠;设立七十多所学校,选送当地学子去京城国子监深造. 甚至规定汉人与当地各族通婚可减免三年赋税,自己还让长子娶了土司的女儿。五年后,云南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百姓们都把沐英的画像供在堂屋里,称他“沐公”。 马皇后去世的消息传到云南时,沐英正在田里查看稻穗,他当场就哭了,回到府里,在马皇后的衣冠冢前跪了三天三夜,哭得吐了血。 下属劝他回京守孝,他摇头:“皇后娘娘最疼我,我守好云南,就是对她最好的尽孝。” 后来太子朱标病逝,沐英得知后,几天几夜不吃饭,最终病倒在任上,临终前,他让人把自己抬到北方,朝着应天府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轻声说:“陛下,皇后娘娘,臣守好云南了。” 朱元璋收到沐英去世的奏报时,正在批阅云南的奏折,上面写着云南茶叶远销藏区,茶马古道初见规模。 后来,沐英的儿子沐春击退缅甸入侵,孙子沐晟拓展茶马古道,沐家守了云南两百多年,直到明朝末年,还在为大明抵御外敌。 真正的信任,从不是捆绑,而是彼此成全:你给我一份恩,我还你一片疆土;你让我认回根,我让你放心百年。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你能想象吗?明朝守卫北方长城的士兵,日常竟然靠啃带着孔洞的烧饼填肚子,想吃口肉更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