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了千年的“奸雄”:他的三大功绩,让北方百姓多活了五十年。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具有

观史亦鉴 2025-09-19 15:40:13

被骂了千年的“奸雄”:他的三大功绩,让北方百姓多活了五十年。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曹操必能在此榜上看见他的姓名。《后汉书》借许劭之口对其精准评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传闻许劭是东汉著名的评论家,目光独特辛辣。他与堂兄许靖月初都会公开发表一些对时人或文章的评论,号称“月旦评”。年轻的曹操刚步入仕途,急需名士圈的认可,便拜访许劭。   许劭早已听闻,眼前那个流里流气的男子出身宦官世家,心存蔑视,不想评论。没想到曹操竟开口威胁,许劭顶不住压力,便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   短短十字,竟概括了曹操风起云涌的一生。那么在他身上,究竟何为“英雄”,又何为“奸贼”?   不可忽略的是,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在东汉黑暗的时代,分裂与割据并行,而他却独有治国的雄才大略。   他是统一北方第一人,从定陶之战到白狼山之战短短12年,他先后击败了吕布,袁绍等强大的军阀,结束了北方混战的局面。   当时北方饱经战乱、瘟疫的摧残,流民遍布,一片萧瑟荒芜。诗人曾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而曹操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中,立下三大功绩,造福北方人民。   曹操深知粮食与土地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于是他第一个措施便是在北方推广屯田制。屯田分为两种,一种是兵屯,让士兵不打仗时就种地,另一种是民屯,把流民招集起来,在国家的土地上耕种。这一举措不仅稳定社会,也给军队带来充足的粮食供应。   曹操又下令开展水利修建,相继修筑起白沟、睢阳渠等水利工事,给屯田的粮食补充充足的水源以灌溉,同时服务于军事行动,增加物资运输的效率,为后来三国阶段魏的强大,并且晋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关键的物质依托。   曹操的才能不只是在社会治理范畴,他也是有口皆碑的“爱才之人”,还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胸怀绝非一般,他三次公布《求贤令》,不较旧怨任用张辽,还起用了杀死自己儿子与典韦的贾诩,由此也成了流传的佳话。   从“英雄”到“奸贼”的转变,常常就在顷刻间,曹操所谓“爱才”也是有条件的,若不能让自己利用上,那就只剩下残暴的屠杀,孔融赞成汉室统治,看不顺眼曹操企图夺天下的野心,他诋毁孔融不孝,杀了孔融还把他的族人都杀光,杨修同样未逃脱此等情形,他十分聪明,可看透曹操内心想法,曹操的戒备心理太强,最终还是把他杀死。   同时也善妒,同时也恨才,某种意义上说,曹操是确确实实的“奸贼”,他野心勃勃,扬言“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死后还留下七十二疑冢,至今无法得知真正葬在何处。 曹操之所以饱受争议,很大原因是世人给他贴上了太多的标签,无论英雄还是奸贼,他始终都是历史鲜活的一面。 评价的尺度究竟在于手段的纯洁,还是结果的宏大?曹操之所以穿越千年仍引发争论,正是因为他迫使每个时代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参考资料:《三国志》

0 阅读:1
观史亦鉴

观史亦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