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下马威!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龙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

罗普娱记 2025-09-19 10:27:01

先声夺人!下马威!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龙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龙国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时机完全不对劲!他们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英伟达! 当地时间9月15日,中美西班牙会谈刚落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对着记者抱怨,说中国选在这时候宣布对英伟达搞反垄断调查,"时机完全不对劲",还暗指中国的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这家芯片巨头。 贝森特大概是谈判桌上才猛然发现,中国这步步紧逼的架势,每一招都打在了美国的要害上。 英伟达在全球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器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根据富国银行今年2月的数据,2023年英伟达在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98%,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数据中心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这种垄断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标准。 按照中国法律,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二分之一就可以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英伟达的份额几乎是这个标准的两倍,这就为反垄断调查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根据英伟达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他们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营收已经达到115.7亿美元,占其全球收入的12.7%。 这意味着每8美元的收入中就有1美元来自中国市场,这样大的份额变动足以影响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而且就在去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更是达到171亿美元,这么大块蛋糕谁都不会轻易放弃。 再看看时间点的选择,中国宣布调查的9月15日,距离美国商务部9月13日将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仅仅过去两天。 这次美方的制裁名单专门针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明显是想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的能力,给谈判增加筹码。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显然是对美方单方面行动的直接回应。 这种操作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15年,中国就曾对美国高通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最终高通认罚9.75亿美元,并调整了在中国的专利授权政策,那次调查同样是在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时期进行的。 贝森特之所以急着抱怨,是因为他发现中国这步棋打在了美国的痛处。半导体产业是美国保持科技领先的核心领域,而英伟达又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美国近年来不断加码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从2022年开始多次发布规则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甚至要求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性能较低的"阉割版"芯片,比如H20芯片,还要求把在华销售额的15%上交美国。 这种不公平的限制早就引起了中国企业的不满,也为反垄断调查埋下了伏笔。 中国敢于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背后是国产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底气。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经从2018年的15%提升到2023年的31.4%,短短五年间翻了一倍多。 在AI芯片领域,华为的昇腾系列产品已经能够部署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些进步意味着中国对英伟达的依赖程度在降低,有了更多谈判的筹码。 其实不光中国对英伟达有意见,欧盟和美国司法部早就对英伟达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指控其存在技术捆绑、价格操控等行为。这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模式确实存在争议,中国的调查并不是孤立行动。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告,英伟达在收购迈络思科技时就被发现可能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这次调查也是对之前审查决定的延续。 从谈判策略来看,中国这招可谓精准打击。美国想通过限制芯片出口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中国就从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利益入手,形成对等制衡。 英伟达如果失去中国市场,不仅会损失巨额收入,更会失去全球最大的增长市场,这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而对中国来说,调查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还能为国产芯片企业争取发展空间。 就像当年对高通的调查后,国产手机芯片企业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这次对英伟达的调查也将推动国内AI芯片产业的进步。 贝森特抱怨中国"不按常理出牌",其实是没搞清楚一个基本事实:是美国先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单方面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手段。这种精准反制的艺术在近年来的中美博弈中越来越常见,比如美国威胁禁止TikTok,中国就加强了数据安全审查;美国限制华为,中国就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 说到底,中国对英伟达的调查表面上是规范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在中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通过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既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向美国传递了明确信号:如果想在科技领域搞单边制裁,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在这类博弈中的筹码会越来越多,这也是贝森特在谈判桌上感到压力的真正原因。 毕竟当对方手里的牌越来越多时,自己的优势自然就被削弱了,这种局势的转变让习惯了占据主导地位的美方一时难以适应,也难怪贝森特会感到愤怒和不满了。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