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下,日本政府决定了 9月17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暂不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由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政府作出,而他还将缺席9月22日联合国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高级别国际会议。 就在几天前的9月1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刚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落实这一方案的重要步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的表态显得格外刺眼。 日本政府的这一选择并非突然之举。事实上,近一个月来,日本政坛围绕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7月下旬以来,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西方国家已经接连宣布,将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期间或会议前夕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些国家的行动给日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法国和英国,更是直接向日本政府表达了希望其跟进的意愿。法国外长巴罗11日专门与日本外相岩屋毅通电话,强烈要求日方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方面也在非公开场合传递了类似的期待。 但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压力更为沉重。美国早已通过多种外交渠道向日本传达了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立场。美国政府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如果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将给日美关系带来严重影响”。 这种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作为日本最重要的盟友,美国在安全和经济上对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日本深知,在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与美国唱反调,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毕竟,驻日美军基地的存在、美日贸易协定的落实,乃至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协作,都让日本在面对美国压力时很难硬扛。 日本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此也存在明显分歧。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日前就公开表示,强烈要求日本政府为承认巴勒斯坦国作出“积极判断”。 更有跨党派的“人道外交议员联盟”在11日向日本外相岩屋毅提交了一份有206人签名的请愿书,敦促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些声音反映了日本国内对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局势的关切,也显示出并非所有政治力量都愿意完全屈从于美国的压力。 然而,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外相岩屋毅1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并非承认即可解决一切问题”,他称日方正进行综合考虑,还提到巴勒斯坦国必须具备全面治理体系,以及与以色列交战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存在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这些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为了回应国内压力而找的借口。毕竟,日本外交官员此前就曾透露,日本最终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时间取决于未来的事态发展。现在的关键问题显然不是巴勒斯坦是否具备治理能力,而是美国不允许日本在这个时候迈出这一步。 石破茂政府的处境更是微妙。这位即将卸任的首相9月7日已经宣布了辞职的决定,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他显然不愿意因为巴勒斯坦问题与美国闹僵,给后续的权力交接留下麻烦。 选择在卸任前作出暂不承认的决定,既迎合了美国的要求,又把未来政策调整的空间留给了下一届政府,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算计。而他决定缺席9月22日的联合国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国际会议,更是这种态度的直接体现。 有意思的是,美国代表此前已经宣布不会参加这场会议,日本的步调与美国保持得如此一致,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巧合。 从历史上看,日本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直试图保持某种平衡。资源匮乏的日本高度依赖中东地区的原油,这使得它传统上追求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搞“平衡外交”。这种平衡策略让日本在获取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度卷入地区冲突。 但这一次,在美国的强硬压力下,日本的这种平衡显然被打破了。它不得不做出选择,而最终的结果是牺牲了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以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美国施压下,日本政府决定了 9月17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暂不承认巴勒斯坦国。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19 10:00:23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