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够坏的,使用“铁冲角”撞坏我方海警船。   9月16日的黄岩岛海域风高浪急

凭栏观望史 2025-09-18 12:38:57

菲律宾够坏的,使用“铁冲角”撞坏我方海警船。   9月16日的黄岩岛海域风高浪急。当天清晨有十多艘菲律宾公务船逼近黄岩岛,。我方海警出动船只喊话驱离,用水炮实施警示。   菲律宾方面却宣称,他们的船只是在执行补给和护渔任务,遭到中方阻拦和损坏。   中菲双方的说法天差地别,可冲突的激烈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视频里喷涌的水炮击中船体。   事情爆出来后,菲律宾政府变得异常低调,并未像以往那样高调开记者会喊冤。   在9月10日,中国刚刚宣布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林草局对外发布消息,明确保护区面积超过3500公顷,划分了核心区和实验区。   这不仅是生态保护,更是以法律手段强化主权管辖。   菲方很快跳出来抗议,说这是非法举动,还搬出了2016年南海仲裁裁决。   紧接着,美日菲就在黄岩岛附近举行了联合演训,场面声势不小。   等演训一结束,菲船就跑到黄岩岛周边,怎么看都不像巧合。   菲律宾这次出动的3014号船成为焦点。按照中国方面披露的情况,这艘船在靠近时加速冲撞,船头疑似经过特殊加固,直接撞出我方船体凹陷。   菲律宾则回避这一点,把重点放在水炮致损上,强调自己才是受害者。谁先挑衅?谁蓄意制造危险?   这成了双方舆论拉锯的关键点,过去他们常常靠“卖惨”来博取国际同情,但这次证据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白旗、破损都拍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的叙事难以自圆其说。   早在8月11日,南海上就发生过一起罕见的撞船事故,当时一艘中国海警船在高速机动中与解放军军舰发生碰撞,画面传到国际媒体,引发广泛担忧。   可见南海局势紧张程度已经逼近高风险边缘。   一旦动作过火,哪怕不是有意挑衅,也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菲律宾国内政局同样是这次冲突的背景。   马科斯政府面临通胀、腐败和支持率下滑等问题,需要通过外部矛盾转移焦点。   黄岩岛历来被他们宣传成所谓的“自家领土”,制造摩擦就能在国内塑造“强硬”形象,但菲律宾要明确,黄岩岛本就是中国的,设计保护区并没有错。   从中国角度看,这次反应算是既坚决又克制。   水炮是海上执法中常见的非致命手段,没有升级到武力对抗。   更关键的是,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公布了视频,把事实交到公众面前,抢占了舆论主动。   过去往往是菲律宾先喊,我们被动解释,这次正好反过来。这也是一次信息战的胜利。   能看出菲律宾公务船改装、防撞加固的消息引发热议。   普通公务船设计上是为了避碰,船头都尽量圆钝,他们却反其道而行,把船改成像古代战舰那样的“冲角”。这不仅危险,还可能破坏地区信任。   东盟一些国家对这件事也有微妙态度。   印尼和马来西亚就曾表示过担忧,呼吁不要搞激进动作。   毕竟大家都想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希望局势稳定,菲律宾这种做法只会增加紧张,反而让自己在东盟内部孤立。   中国设立保护区,既是生态考量,也是法律动作,长远看是要用规则巩固事实管辖。   菲律宾继续搞小动作,只能换来一次次的挫败。   人们最关心的是,这片海到底能不能安稳。   南海鱼场资源丰富,渔民世代打渔为生,如果冲突不断,受害的最终还是百姓。   中国设立自然保护区,一方面可以用来保护海洋生态,一方面也是在告诉对方,这里有规则、有管辖,不是谁想闯就能闯的。   未来如果真能在生态合作、渔业管理上找到办法,反而能降低摩擦。   但只要菲律宾继续把自己当成别人棋盘上的棋子,不断挑衅,结局就是一次次被打脸。   这一轮事件已经说明得很清楚,海上硬碰硬不是解决办法,拿改装船去冲撞更像是政治投机。   美国的支持不会是免费的,也不会在关键时刻替菲律宾出头。   黄岩岛是中国的,中国的立场没有模糊空间。   冲突一波接一波,但最终能不能稳住,还要看谁更能掌握主动。   黄岩岛的浪一次比一次高,可守得住的从来不是声音有多大,而是谁有底气,有耐心,有办法把海上的剧本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信息来源:路透社,《中菲船只在黄岩岛附近发生碰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