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被炸之后,为中国军工企业开了一扇门,不是窗,而是门。 卡塔尔被炸这事儿,就像给中东的王爷们提了个醒:自家保险箱的锁要是不靠谱,再多金银财宝也不踏实。过去这些年,中东土豪们买武器就像逛奢侈品店,美国的F-35、欧洲的“阵风”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但卡塔尔被炸后,他们突然发现这些镶着金边的“保险箱”未必真能防盗。 9月15日阿拉伯国家联盟、海合会和伊斯兰世界合作组织凑到一起开会,说到底就是想明白一个理儿: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那个逐渐漏底的篮子里,这才有了那100亿美元的新装备采购计划,而这扇门,刚好给中国军工企业敞开了。 要说中国武器在中东的口碑,可不是一天两天攒起来的。早在2017年,沙特就一口气买了200架翼龙和彩虹-4B无人机,还把生产线都搬回了家,这在以前买美制武器时想都不敢想。这些无人机在也门战场上可不是摆设,2018年阿联酋空军的翼龙-2发射导弹,直接端掉了胡塞武装政治委员会主席萨利赫·萨马德的藏身点,38个目标一锅端,这战绩比不少欧美装备都亮眼。 有人说胡塞武装也击落过中国无人机,可打仗哪有不死装备的?关键是中国无人机性价比高,一架彩虹-4的价格还不到美制MQ-9的一半,就算损失几架,王爷们也不至于肉疼。更重要的是实用性,彩虹-4能挂4枚导弹在天上飞40小时,美制无人机要么贵得离谱,要么就是买的时候附带一堆条条框框,比如不准用于某些地区作战,这在局势复杂的中东根本不实用。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军工就给中东王爷们留下过深刻印象。1987年沙特花35亿美元买了35枚东风-3导弹,那会儿中国全年外汇储备才20亿美元,这笔交易简直是雪中送炭。有意思的是,这些导弹35年来一弹未发,却让萨达姆当年不敢轻易动沙特的心思。 沙特亲王后来回忆,当时国王给了80亿美元预算,听到中国报价1亿美元一枚,居然觉得太便宜没还价。这种“买个安心”的买卖,欧美根本做不来——美国连射程120公里的“长矛”导弹都不肯卖,俄罗斯的导弹又附带太多政治牵绊,只有中国愿意拿出真家伙,还不干涉内政。现在中东国家要搞集体防御,这种不附加条件的军售模式就更吃香了。 美国这些年在军售上的小动作,也间接给中国军工帮了忙。就说阿联酋想买F-35那事儿,美国非得逼人家拆了华为的5G设备才肯卖,这就像买辆车还得逼你换手机套餐,换谁都不痛快。反观中国卖红旗-9防空系统时,从来没这档子事。 在土耳其当年的竞标中,红旗-9(出口版叫FD-2000)能同时拦截8批目标,比美国“爱国者”和俄罗斯S-300多2批,而且导弹密封在发射筒里10年不用维护,性价比摆在那儿。虽然最后土耳其没买成,但这性能已经让中东国家记在了心里。 现在他们要搞武器多元化,肯定更愿意找中国这样“给钱就发货”的卖家,而不是买件装备还得签一堆不平等条约。 中国军工能打开这扇门,还靠实打实的服务。中东沙漠环境恶劣,武器坏了没人修可不行。中国的售后团队可比欧美靠谱多了,就像江麓集团的保障队员,带着50多公斤的备件工具,在沙漠里连夜抢修装备,这种“随叫随到”的服务,欧美大牌们可做不到。 沙特建无人机生产线时,中国专家手把手教技术,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让王爷们觉得钱花得值。现在他们要建集体防御机制,需要的不只是单件武器,而是能整合起来的作战体系,中国从无人机、导弹到防空系统一应俱全,刚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从数据上看,这扇门确实越开越大。美国虽然还占着中东武器进口的52%,但比前些年的49%已经下滑了,而中国的份额正在悄悄上升。2024年全球常规武器进口总额1220亿美元,中东国家占了不小比例,沙特光拟采购歼-10C的合同就可能达40亿美元。 这100亿美元的新采购计划,对中国军工来说就像走进了中东市场的“黄金试衣间”,之前的无人机、导弹只是单品爆款,现在集体防御需要的体系化装备,正好让中国军工展示更全面的实力。 说到底,中东王爷们花钱买武器,图的就是个踏实。以前买欧美装备像买名牌包,撑场面有余,实用性不足,还得看卖家脸色。 现在卡塔尔被炸这事儿让他们明白,安全感这东西得握在自己手里,而中国军工刚好提供了一种新选择:性能不差,价格公道,花钱买东西不用附带政治课。这扇门一旦打开,就不是卖几架无人机、几枚导弹那么简单了,往后中东的武器库里,中国制造的标签只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说中国要感谢的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军工的崛起,离不开一个特别的国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