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中国科技企业为何集体拒绝购买英伟达芯片? 中方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让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随着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谈判结束,双方本轮围绕谈判的交锋也暂时告一段落。 从结果来看,中方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立场明确,反击措施也在持续进行中。 其实,事儿还得从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说起。 2022年、2023年那会儿,美国就不断加码对我国高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理由嘛,大家都懂,说是出于所谓“国家安全”考虑。 美国人把英伟达、AMD这些公司管得死死的,要求他们卖给我国的AI芯片,性能必须降档。 你看,像英伟达H100、A100这些原本很厉害的芯片,根本不让卖。 英伟达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了几个“专门给中国市场”的低配版,什么A800、H800、H20、RTX 6000D,名字听着挺高大上,但实际性能远远低于国际主流款。 其实,国内企业能做到“集体弃购”,底气也不是凭空来的。 过去两年,国产AI芯片飞速发展。像华为的昇腾、寒武纪的MLU、比亚迪半导体、海光、摩尔线程这些公司,都加足马力搞研发。 现在,很多头部云服务商,什么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已经把国产芯片大规模用到实际业务里了。 虽然说和国际顶尖产品比还有差距,但在大模型训练、智能推理等关键场景,国产芯片已经能抗住大部分任务,性价比也越来越高。 说到这里,咱们再看看英伟达那边的反应。 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高管在财报会上直接抱怨,说中国市场的生意“特别糟糕”,原本以为能靠特供芯片继续赚钱,结果订单暴跌,营收大幅缩水。 公司内部也很郁闷,毕竟中国市场份额一丢,全球增长预期立马受影响。 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说过,政策压力下,对中国的供货变得“非常棘手”,公司不得不用各种办法“自救”,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再说美国那边,虽然商务部和白宫嘴上说“没问题”“不会影响供应链”,可实际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 美国的政策初衷是想让我国在AI芯片上吃点亏,结果反而逼着我国企业加速自研、自用国产芯片。 现在,不仅头部企业集体弃购英伟达,就连不少中小型科技公司,也开始把眼光放回国内市场,大家都在支持国产,整个行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总结来看,2025年我国科技企业集体拒绝英伟达芯片,既是因为美国政策影响,也是自身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企业家们用实际行动说明:不能被别人“卡脖子”,只有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才能真正把握科技命脉。 随着产业链越来越成熟,未来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高。 至于英伟达和美方如何应对,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有逆转局面。 我国企业已经用“用脚投票”的方式,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参考:“英伟达芯片,中国客户不想要了”——观察者网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中国科技企业为
世界今若在
2025-09-17 15:47: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