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8月1日报道,贵州铜仁一个刚念完初一的男孩,翻出家里的废纸壳、旧木棍

文史充点站 2025-09-17 14:54:46

“太牛了!”8月1日报道,贵州铜仁一个刚念完初一的男孩,翻出家里的废纸壳、旧木棍,再凑上四十多块网购的镜片,埋头折腾了三天,竟然手搓出一台简易天文望远镜!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当他把眼睛贴上那个用胶带缠着的纸筒时,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陨石坑居然被他看了个清清楚楚!网友:“重生之我是伽利略!” 贵州铜仁13岁的费同学在这个暑假完成了一个有趣的科技小制作项目,他用40多元购买了几片镜片和目镜,结合家里的废旧纸板、木棍等材料,制作出一台能够观测月球表面的天文望远镜。 费同学选择的是经典的开普勒式望远镜结构,这种设计相对简单但很实用,物镜负责收集光线并形成倒像,目镜用来放大这个像,两者的焦距比决定了放大倍数。 制作过程中,他用纸板卷成镜筒,确保内径能够容纳镜片,支架部分用木棍和KT板拼接而成,虽然看起来简陋但足够稳定。调焦机构最有创意,他用棉签和一次性筷子组装了一个可以微调焦距的装置。 整个调试过程用了三天时间,天文望远镜的调试需要很大耐心,不仅要确保光轴对准,还要调整各个镜片的间距来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 通过这台自制望远镜,费同学成功观测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月球是业余天文观测的理想目标,因为它足够明亮,即使用简单的设备也能看到表面细节,这个项目确实很经济,市面上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通常要几百元,而自制版本只需要购买核心的光学元件,其他部分都可以用日常材料替代。 这种DIY项目的教育价值很明显,学生不仅学到了光学原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相比直接购买成品,自己制作能让人更深入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制作在科普教育中并不少见,很多科技馆和学校都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光学知识,网上也能找到详细的制作教程和材料清单。 贵州铜仁13岁初一学生费同学自制天文望远镜看清月球环形山的事,真的太燃了!网友们都炸锅了,纷纷为他点赞。 好多网友佩服得不行:“这才是真正的‘小孩哥’!我40块钱可能就买杯奶茶,人家却造了个望远镜看月亮”。 有人感叹:“现在初中生的暑假作业是征服宇宙了吗?我那时候还在数鸡兔同笼呢”。还有网友调侃道:“月亮:怎么感觉有股廉价的目光在注视我”。 不少懂行的网友指出虽然材料简陋,但孩子用的可是正经的开普勒望远镜结构:物镜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目镜再放大,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几十年前的《少年科学画报》就教过怎么做,两片凸透镜装在内壁涂黑的纸筒里就行,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 还有人回忆:“小时候和爸爸用牛皮纸卷筒刷黑,买来目镜物镜,也做了个看哈雷彗星的望远镜”。 大家普遍觉得,这孩子身上最难得的不是省钱,而是那种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有网友说得好:“40元的望远镜看到的不仅是月球陨石坑,更是少年闪闪发光的探索欲,科学的门槛不在器材,而在敢于打破‘不可能’的勇气”。 大家小时候都做过哪些让你自豪的“科学小制作”?或者你家孩子最近有什么奇思妙想的创造?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0 阅读:58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