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新疆若羌,一男子准备自驾去青海,结果上高速时却被交警拦下,本以为是遇到查酒驾的了,正准备吹气时,不料,交警接下来说的一番话,却让他红了眼![紫薇别走] 辅警冯玉林站在烈日下,一遍又一遍地对途经的驾驶员叮咛嘱咐,他没有想到,自己这段看似平常的工作日常,会通过一段短视频被无数人看见。 这些话语,朴实至极,却让许多路过的人感到踏实,它们出自若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推行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服务型执法”,交警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更是出行者路上的守护人。 若羌县地处要冲,公路总里程长、路况复杂,笔直的沙漠公路延伸数十公里,四周荒芜,容易视觉疲劳;无人区弯急坡陡,偶有野生动物穿行;进出疆路段海拔骤升,高原反应和夜间低温都是潜在风险。 若羌交警大队在深入分析事故数据后,创新设置了12处“劝停休息点”,它们分布在沙漠公路、临近无人区和出疆通道等关键路段,不仅提供安全提示,还成为许多行车人的“暖心驿站”。 阿拉干服务区常备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依吞布拉克服务区放着急救氧气,台特玛湖服务区甚至备有汽油、泡面和饮用水,以应对紧急状况。 民警和辅警们主动帮司机检查车况,利用休息间隙排查隐患,今年推出的“五个一”服务,一次清洁降温、一次消暑补给、一次提神解乏、一次路况告知和一次安全提醒,更让长途驾驶者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 这样的付出,正在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若羌县交通事故数量大幅下降,休息点周边至今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来自四川的刘先生在八月经历了一段低潮期,生意受挫后他独自驾车三千多公里来到新疆,疲惫与失落中,在米兰服务区,民警孙仕佳一句“师傅,休息二十分钟再走吧,别着急”,让他瞬间泪目。 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需要每一位驾驶员的自觉配合,出发前详细检查车况,行车中适时休息,保持安全距离,减少频繁变道,都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务必打开双闪,靠边停车,设置警示标志,人员迅速撤离至护栏外。 得知自己被称为“口香糖交警”并受到广泛关注,冯玉林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这真的只是我的日常工作,如果这些提醒能让大家更安全,我就很满足。” 网友热评: 交警的提醒“就像家人出远门时的唠叨,让人心里暖暖的”,从一句提醒看到了新疆公安的温度”。 不是他的“明星脸”,而是他“把群众的安全放在心上”的那份责任心和真诚。 若羌县今年以来交通事故环比下降,休息点附近区域甚至未发生任何事故。 “民辅警日均需对几千余名司机开展安全提示”,这份耐心和重复劳动的辛苦不易。 你在旅途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让你印象深刻的暖心瞬间?或者是哪位交警、哪个执法人员的哪一次提醒帮助了你?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信源:央视新闻
火到央视新闻了!新疆,男子开车经过4500米的高山时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小男孩独自在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