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两名民警在餐馆吃米线时,突然接到所里打来的紧急电话,两人没吃几口,甚至连账都没结,就迅速赶回去了,等忙完后,两人想线上给老板补款,没想到的是,老板竟声称有人帮他们结过钱了,而民警接下来的做法太暖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云南保山的秋意里,猴桥镇的一家米线店总飘着熟悉的热气。老板李叔的手艺在镇上小有名气,秘制肉酱浇在烫好的米线里,是附近居民和往来路人最爱的午餐。 这天中午,店里来了两位特殊的食客,边境派出所的民警黄安位和郑维恒,两人刚忙完一上午的巡逻,终于能坐下来吃碗热米线。 刚扒拉几口,黄安位的手机突然急促响起,屏幕上跳出“紧急警情”的提示。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放下筷子。 “李叔,我们先去忙,等下回来补钱!”郑维恒喊了一声,话音未落,两人已快步冲出店门。 李叔抬头看了眼他们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这样的场景,他早已习惯,民警们总是这样,一顿饭常常吃不安稳。 邻桌的周明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个戴眼镜的年轻小伙,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趁假期回镇里陪家人。 他看着民警匆忙的背影,又望向那两碗没吃完的米线,心里忽然想起高中时的一件事:那时家里差点被骗子骗走积蓄,是派出所的民警连夜赶来,耐心劝说才保住了钱。 “他们总在守护我们,这次我也想帮点小忙。”周明浩吃完自己的米线,走到柜台前,悄悄跟李叔说:“那两位民警的钱,我一起结了。” 李叔想推辞,周明浩却摆了摆手,扫码付完钱就转身离开了,没留下名字。 傍晚时分,黄安位和郑维恒处理完警情,想起中午没结的饭钱,赶紧联系李叔,想通过微信转账。 可李叔的回复让两人愣了愣:“不用转啦,中午有个小伙已经帮你们付过了,说是你们的‘粉丝’呢。” 两人心里一阵暖,却也没打算就此作罢,工作纪律里,“不占群众一分一毫”是铁规矩,更何况这份陌生的善意,更该好好回应。 第二天,两人特意买了水果和一对小巧的警察玩偶,拜托李叔帮忙找那位小伙。李叔凭着模糊的记忆,加上调看了店里的监控,终于联系上了周明浩。 当黄安位和郑维恒敲开周家的门时,看到的是满墙的奖状,从市级三好学生到学科竞赛奖项,能看出这是个踏实努力的孩子。 “其实我该谢谢你们才对。”周明浩笑着说起高中时的往事,眼里满是感激,“这次看到你们匆忙出警,就想着这点饭钱不算什么,算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回报。” 他还提起自己的计划:作为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他要回保山的边境地区当老师,像民警守护家园一样,用知识守护这里的孩子。 听着周明浩的话,黄安位和郑维恒心里格外触动。他们把水果和玩偶递过去:“饭钱我们必须给你,这是纪律,但你的心意我们记在心里。 等你毕业回来教书,要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比如给孩子们讲安全知识,我们随叫随到!”三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小小的客厅里约定,未来要一起为家乡的安稳和成长出力。 其实,这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民警坚守职责,小伙传递善意,最后又变成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可正是这样的小事,最能照见社会的温度。民警的匆忙,是对“守护”二字的践行;小伙的代付,是被温暖过的人对善意的传递。 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没有刻意的宣传,却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和谐,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你守护我、我理解你,是普通人之间最朴素的体谅与呼应。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保山新闻
云南保山,两名民警在餐馆吃米线时,突然接到所里打来的紧急电话,两人没吃几口,甚至
湖锦行
2025-09-16 11:19: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