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真的有点懵圈了!中国商务部突然甩出一记重拳,让那些自以为在中国市场可以为所欲为的美国模拟芯片企业措手不及。 美国方面没想到,中方会在9月13日夜里发出公告: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芯片、栅极驱动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消息一出,几家美系大厂连夜核对报关数据,担心被追溯征收高额保证金。 这起调查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8月底向商务部提交申请书,里面列了一组数字: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被调查产品进口量从11.6亿颗增至15.9亿颗,平均出口价格却下降约五成。国内部分厂商因此由盈转亏,协会认为美企存在倾销行为,请求启动调查。商务部9月13日发布的公告,正是基于这一申请。 倾销幅度到底多大?申请书援引海关数据测算,称部分型号倾销幅度超过300%,但并未披露具体企业名单。公告明确,调查机关将在一年内完成初裁,特殊情况可延长至2026年3月。 对美企来说,时间表相当紧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4年销售额约400亿美元,占全球35%。一旦初裁成立,美系产品可能面临高额反倾销税,市场份额将被重新分配。国内终端厂已经收到风声,一些采购部门开始把国产方案纳入优先评估,避免未来被关税波及。 国产厂商也在做准备。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车规级产品线相对完整,部分型号已通过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供应链验证。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国内模拟芯片自给率约16%,但在消费电子、光伏逆变器、电池管理等细分领域,国产比例已接近40%。调查释放出的市场空间,有望让这一比例继续抬升。 挑战同样存在。美企可能把部分订单转向东南亚封装厂,再出口中国,以规避潜在关税。不过4月起实施的新原产地规则明确,28nm及以上模拟芯片以晶圆生产地为准,单纯封装转移难以改变原产身份。国内晶圆厂方面,中芯、华虹、积塔40nm及以上BCD工艺产能充足,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本土模拟芯片月产能可再增加约30万片,能够承接转单需求。 调查才刚刚开始,双方律师团队已在准备问卷答卷和现场核查材料。最终是否征税、税率多高,要看调查机关对倾销幅度、国内产业损害和因果关系的认定。可以肯定的是,终端厂和国产供应商已把这次调查视为加速验证国产替代的机会,接下来一年,模拟芯片市场的订单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5000亿美元估值的TikTok只是插曲,真正引爆9月马德里会谈的,是中国商务部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