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包围渊子崖村,准备大开杀戒,但村里的312名村民却不甘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联手,一起血战1000多名日军,打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最终,121头鬼子被击杀! 那会儿的渊子崖村可不是软柿子。村子四周砌着5米多高、1米厚的大土围墙,墙上留着垛口和枪眼,四角还立着炮台,早年防土匪的家什这会儿全派上了用场。 村里老少爷们凑出几十支土枪、9门威力不小的“五子炮”,再加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少量钢枪,这就是全部家当。 仇恨的种子早就埋下了。沭河西岸的小梁家据点那群二鬼子,隔三差五过来要钱要粮,村长林凡义硬气得很,直接撂下话:“酒肉鸡面都备好了,有种就来拿!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伪军头子梁化轩恼羞成怒,转头就向日军告密,引着上千日军扑向村子。 1941年12月20日那天,天刚蒙蒙亮,鬼子的大炮响了。村民们抄起土枪土炮、大刀长矛,甚至锄头铁耙,全部冲上围墙。 林凡义站在围子上怒吼:“鬼子把咱包围了,跑是跑不掉了!咱渊子崖人宁死不当孬种,今天就是拼了!”底下乡亲们红着眼睛齐声回应:“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活!” 鬼子一开始想强攻,结果被“五子炮”轰得人仰马翻。这土炮一响,浓烟翻滚,冲在前头的日军瞬间倒下一片。吃了亏的鬼子赶紧变卦,集中火力猛轰东北角那段新修的围墙,那是全村最薄弱的地方。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来,围墙终于被炸开个大窟窿。 眼看鬼子就要涌进来,高大的汉子林九兰抡起铡刀守在缺口,见一个劈一个,连续砍翻七个鬼子,最后力竭牺牲。年轻的林端五紧接着冲上去,同样倒在血泊里。 他爹林九宣眼睁睁看着儿子没了,嘶吼着挺起长矛捅死一个鬼子,自己也被刺中,临死前还在喊:“拼到底!死了也不能当孬种!” 围墙破了,巷战开始了。村民们退进街巷院子,拿菜刀、镢头、铁锨跟鬼子拼命。林九乾战死那一刻,鬼子刺刀眼看要扎进林凡义脑袋,九乾媳妇疯了一样冲上去,一镢头劈开了鬼子的头。公公冲过来,一把拉起她:“孩子,不是哭的时候,拼啊!” 十七岁的林庆宝赤手空拳去夺枪,死后双手被割得稀烂;林庆海被几个鬼子围住,点燃火药罐扔过去,自己烧成火人;王彦治被围,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没有人投降,没有人退缩,爷们娘们全都红了眼。 血战整整打了一天,直到傍晚八路军援兵赶到,鬼子才慌忙撤退。村子里横尸遍野,鲜血染红黄土。147名村民壮烈牺牲,400多人受伤,同时换来了154名日伪军的性命。板泉区区长冯干三、区委书记刘新一等40多名八路军战士也永远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毛泽东在延安《解放日报》上高度赞扬渊子崖是“村自卫战的典范”。2015年,渊子崖全村烈士被列入国家级抗日英烈群体名录。这座用血浇铸的丰碑,至今仍在沂蒙老区的青山绿水间巍然矗立。 谁都想不到,一群拿起农具的农民,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他们没受过正规训练,却懂得家国不容侵犯。这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在绝境中挺直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 中国军网.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保卫战》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