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美国正在加速打造对华“关税联盟”!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曾多次施压盟伴对华加征关税,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未得到各方的普遍响应。
最近有关动向表明,美国对盟伴的施压似乎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
9月4日,墨西哥政府表示,正计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与其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加征进口关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是墨西哥迫于美方压力而做出的反应。
9月9日,特朗普更是赤裸裸地表示,欧盟应当对中国、印度等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100%的“二级关税”,以施压俄罗斯尽快结束俄乌冲突。
可以看出,美国在直接开展对华关税博弈的同时,还极力施压第三方协同对华加征关税,意图打造对华“关税联盟”。
当地时间9月4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宣布政府计划。
美对华“关税联盟”浮出水面。
近几个月来,全球多个经济体接连抛出对华关税举措,细细观之,背后都有美国的威逼利诱。
打造“北美关税堡垒”。
9月4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公开表示,墨西哥政府正计划对未与其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加征进口关税,税率最高或达50%,涵盖了汽车、纺织品等诸多中国优势出口品类。
表面上,该政策是墨西哥保护本土产业、推动经济自主的政策调整。
但是结合政策背景与外部环境来看,此举毫无疑问是在美国施压之下几经权衡后做出的决定。
早在今年3月份,墨西哥就主动提议效仿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以避免来自美国的关税威胁。
而在此之前,墨西哥已经对特定中国商品加征了多轮关税。
2024年底,墨西哥对138个关税细类的纺织品及成衣征收35%关税,并制定禁止进口清单,明显针对中国这个墨西哥进口纺织品的最大来源国。
今年1月,墨西哥宣布面向跨境电商商品征收19%的关税,矛头直指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今年8月,墨西哥将价值低于2500美元包裹的进口关税,从19%提高至33.5%,而这些包裹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商品。
这些“迎合”美国的举措,本质上是墨西哥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狭隘选择,主要是想通过牺牲墨中经贸关系来换取美国“高抬贵手”。
当然,美国极力打造的“北美关税堡垒”也少不了加拿大。
早在去年10月,加拿大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
今年7月,面对特朗普政府35%全面关税的威胁,卡尼政府竟转身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钢材及相关产品额外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加拿大此举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打不过就加入”。
综合来看,美国正试图以《美墨加协定》为依托,裹挟墨西哥和加拿大两个近邻,将整个北美大陆打造成贸易排华的“小圈子”。
施压欧盟充当“马前卒”。
尽管欧盟近年来一直强调战略自主,声称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实际上,欧美在对华关税与贸易政策上逐渐呈现趋同态势。
一段时间以来,欧盟频繁对中国电动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发起反补贴调查,并酝酿加征额外关税。
前两天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美欧会谈期间,特朗普更是直接要求欧盟对中国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关税”,同时还暗示,如果欧盟率先行动,美国将跟进实施类似关税。
据悉,这场会议主要商讨联合对俄施压以迫使其结束俄乌冲突,而美国却借机“夹带私货”。
这种“你们先上,我随后”的策略,暴露出了美国让欧盟充当对华征税“马前卒”的意图。
鼓动周边国家形成“包围圈”。
除了北美和欧盟,特朗普还鼓动中国周边国家,共同加入对华关税围堵。
7月2日,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宣布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而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来源国,40%的转运关税就是要精准打击中国的“转口贸易”。
无独有偶,7月2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热轧钢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28.16%到33.57%。
这一政策的公布,正发生在韩美“2+2”经贸磋商谈判期间,大有向美缴纳“投名状”的味道。
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在韩国汽车业界引发强烈震动。图为韩国首尔的一家起亚汽车4S店。
这一系列的动作充分表明,美国正试图构建对华“关税联盟”,全方位打压中国出口。
为何打造对华“关税联盟”?
特朗普政府构建对华“关税同盟”,说到底是为了以更低的成本维持霸权。
封堵“转口通道”。
美国意图裹挟盟伴抬高对华关税,限制中国商品借道销往美国,进而全面封堵中国商品的“转口通道”。
以汽车与零部件领域为例,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而中国又是全球汽车及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国,不少中资企业在墨西哥设厂或与墨企合作,为美国市场提供产品。
此次墨西哥对汽车加征关税,不仅将直接影响中墨之间的正常贸易,还将大幅提高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进而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达到“堵后门”的效果。
吉利汽车墨西哥工厂。
借用“盟伴之手”。
美国深知,单凭自身力量难以全面遏制中国,需要裹挟盟伴形成遏华合力。
特朗普政府打造的“关税联盟”不依靠正式条约,而是通过外交施压、安全合作、经济胁迫等手段,促使盟伴在对华贸易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对华经贸围堵。
长此以往,可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让世界经济的天平再次向美国一侧倾斜。
坐享“渔翁之利”。
关税战向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今年以来,美国悍然对华发动关税战,没过多久就遭遇了强烈反噬。
美国怂恿别国当前锋、当炮灰,意在减少关税战对自身的损害,取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哪个国家,如果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对华发动关税战、贸易战,势必将自食恶果。
9月11日,外交部针对墨西哥拟对华加征关税一事做出回应,明确表示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
奉劝那些想在关税问题上“随美起舞”的国家:慎之又慎,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