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吕正操麾下一个营被日军包围,他正准备率部营救,军长却发来了电报:“这

碎星 2025-09-13 21:23:30

1937年,吕正操麾下一个营被日军包围,他正准备率部营救,军长却发来了电报:“这个营不用管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吕正操时任53军130师691团团长。 53军属于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背负“不抵抗”的骂名,受此影响,许多东北军官兵都有打回老家的愿望。 但受西安事变影响,蒋介石对东北军十分忌惮,有意削弱东北军的实力。 以53军为例,53军原有4个师12个团,结果被缩编为2个师8个团,装备和粮饷还经常被克扣。 不仅如此,在抗战初期,蒋介石还有借日军之手削弱东北军实力的意图。 1937年七七事变后,53军被调到华北前线,不过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53军接连后撤。 1937年9月,保定失守后,53军军长万福麟下令全军南撤。由于日军穷追不舍,为了保证53军主力能够安全撤退,万福麟就让691团阻击日军。 在团长吕正操的带领下,691团在河北的梅花镇和半壁店等地,与日军开展了惨烈的阻击战。 从9月15日到10月11日,691团在兵力、装备都不如日军的情况下,取得了歼敌700多人的战绩。 经过半个多月的阻击战,691团的任务已经完成。 吕正操见状,就打算率部撤离。 谁知,由于战场混乱,691团1营在撤离时,被日军分割包围,并被困在了梅花镇。 吕正操不愿意放弃1营,就打算率部营救,只是包围1营的日军人数太多,吕正操担心仅凭他手上的这点兵力,可能无法救出1营,就向上级报告,希望上级能够派兵支援,协助他救出1营。 谁曾想,军长万福麟的回电却十分冰冷:“这个营不用管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在万福麟看来,派兵营救691团1营,肯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些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万福麟怀疑吕正操的691团对他“不够忠心”,也想借日军之手削弱691团的实力。 除了万福麟外,师长、旅长等人,都相继给吕正操发了电报,让他放弃营救1营。 吕正操看完电报后,气得直接把电报撕了,然后对部下说:“如果今天舍弃1个营,明天全团被日军包围了,岂不是也要自生自灭?” 对于这样的军队,吕正操已经彻底失望了。 于是,吕正操违抗军令,并利用巧妙的战术,带着2个连的兵力撕开了日军的包围圈,最终成功将1营残部救了出来。 这时,1营上下就只剩下87人。 在刚才的激战中,1营没有一人投降。 1营长王铁山看到吕正操率部救他,十分激动:“团长,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经此一事,吕正操、王铁山,还有691团的全团将士,都对国民党军队彻底失望了。 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在河北晋县的小樵镇召开了全团官兵会议。 会议上,吕正操宣布脱离53军,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由吕正操担任自卫军司令员。 691团的将士们对此都没有反对。 小樵改编后,人民自卫军在我党的领导下,挥师北上,深入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等抗日武装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由吕正操担任纵队、军区司令员。 抗战中,这支部队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被日军视为打不破的“钢铁堡垒”。毛主席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评价很高,称其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对吕正操来说,小樵改编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因为从这一天起,他和他的部下,都走向了新生。 而吕正操将军,也凭借在战争年代立下的赫赫战功和贡献,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碎星

碎星

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