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营长被青海西宁牧民扣押为奴隶 1950年青海西宁解放路两旁的商铺已挂上崭新的

历史破局者 2025-09-13 20:12:44

红军营长被青海西宁牧民扣押为奴隶 1950年青海西宁解放路两旁的商铺已挂上崭新的红旗,身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正向各族群众宣传政策。就在此时,一个身影踉跄着出现在西宁市党政机关门前,他身着一件磨得发亮的蒙古族羊皮袍,袍角沾满油渍与尘土,黝黑的脸上刻满皱纹。面对哨兵的询问,他用生硬的汉语低声说道:“我叫廖永和,是当年西路军的红军营长,我要归队。” 这个声音嘶哑的“牧民”,正是失踪十三年的红军营长廖永和。1937年,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国民党马家军围剿,部队伤亡惨重。时任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九团二营营长的廖永和在甘肃酒泉金佛寺战斗中腿部中弹,与部队失散。他拖着伤腿沿祁连山向西跋涉,途中靠野果和雪水维生,最终昏倒在青海湟源县一带的草场上,被当地蒙古族牧民叶谢发现。 叶谢一家虽是马家军统治下的普通牧民,却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收留了这名汉族红军。他们用土方为他疗伤,给他换上蒙古袍,谎称他是哑巴亲戚。但由于当地马家军势力严密监控,廖永和始终无法离开牧区。不久后头人发现真相,以“收留叛军”为由将廖永和掳为奴隶,转卖给祁连县另一户牧主道利吉家。 1949年兰州解放的消息传至青海牧区时,道利吉家族仓皇南逃,廖永和趁乱藏进山洞。次年春天,他听说西宁来了“红五星部队”,便用攒了半年的干粮作盘缠,徒步十七天翻越雪山。途中饿极了与野狗争食,脚上的破皮靴磨烂后就用羊毛裹着走路。 当哨兵将信将疑地核对身份时,廖永和突然用残缺的右手敬了个军礼——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时,他右手食指被炸断,这个特征让接待干部顿时肃然起敬。查阅历史档案后发现,西路军名册中确有“廖永和”记载:1915年生,安徽金寨人,1930年参军,长征时三过草地。 政治部立即为他安排体检治疗,褪下衣袍时,医护人员无不落泪:背部纵横交错的鞭痕与冻疮、被牛皮绳勒变形的脚踝、左腿残留的弹片伤口仍在化脓。他却笑着说:“不碍事,我在牧区学了兽医手艺,还能给部队养军马。” 此事逐级上报至西北军区,彭德怀亲自批示:“妥善安置老红军,彻查迫害革命者的反动势力。”1951年,道利吉等多名涉事牧主被依法审判。廖永和经过一年调养后恢复党籍军籍,但拒绝离休安置,主动要求留在青海从事民族工作。他常说:“蒙古族老百姓救过我的命,叶谢一家也是受害者,我们要团结的是阶级兄弟。” 此后三十年,廖永和历任海西州蒙藏学校校长、乌兰县畜牧站长,用流利的蒙藏双语推广畜疫防治,被牧民称为“马背上的干部”。1983年离休时,他将全部积蓄捐给祁连山希望小学。1995年病逝前,遗嘱要求将骨灰撒在哈拉湖草原——那是他曾经被囚禁也是重获新生的地方。 这段尘封的历史在2002年西路军纪念馆建馆时被重新发掘。当年救过廖永和的叶谢后人送来一副褪色的马鞍,鞍桥上刻着蒙汉双文:“红军兄弟——1937年冬”。如今这件文物与廖永和的羊皮袍静静陈列在一起。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