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已清零!特朗普亲自出面也没用,美国认清现实,中国无可替代 特朗普把美国最

理大国迷雾 2025-09-13 16:35:13

订单已清零!特朗普亲自出面也没用,美国认清现实,中国无可替代 特朗普把美国最后的支柱也给“作”没了,美国贸易战本质上,是为了振兴美国制造业,用高关税,强迫这些外国工厂,去美国建厂投资。 结果,反倒是惊醒了中国。 2025年9月,美国中西部农田里,金黄色的豆粒饱满丰硕,本该是欢庆丰收的时刻,农民们却面对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大豆愁眉不展。 往年这个时候,美国大豆应有8%至9%的出口订单已经登记发往中国,但今年这个数字直接归零。 特朗普曾亲自在社交媒体发文,希望中国将美国大豆进口量增至四倍,他还承诺,只要中国下单,美方会以最快速度、最优服务将大豆送到。 尴尬的是,特朗普的热情却遭遇“零回应”。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农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贡献约9.5万亿美元,占全美GDP近五分之一。 在特朗普的“MAGA”阵营中,美国农民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美国大豆卖不出去,间接原因是特朗普的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最大的客户中国,悄悄改变了大豆进口来源。 2018年,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说要用关税让中国“服软”。 结果两年过去了,中国不但没有服软,反而一步步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打着打着,美国把自己打进了死胡同。 特朗普的痛苦不仅在于美国农产品出口遇阻。 近期,美国的能源巨头还因为对华能源出口量下降问题头疼不已。 不仅中国的大豆进口渠道在“转赛道”,能源进口也在不断拓新。从农产品到能源进口,中国的贸易正逐步减轻对单一的市场的依赖,转向多元化的进口渠道。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中国从美国采购能源的总量几近“清零”,创下五年来最低水平。 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遭到重创。 从液化天然气到石油,再到煤炭,中国的进口大部分转向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美国直接坐了“冷板凳”。 特朗普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现代贸易关系的误判。 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对中国加征关税可以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结果却是美国农民失去了最大出口市场,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整体贸易逆差并未改善。 特朗普一边求中国下单,一边又话里带刺地攻击中国,还想靠卖大豆来减少所谓的“中美贸易逆差”。 这种“又想要,又不想低头”的态度,中国当然不会买账。 对于美国农业来说,未来的出路何在? 首先需要认识到,靠关税施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坐下来平等对话,寻求共赢。 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放弃单边主义的做法,回归多边贸易框架。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中国选择的是稳定可靠的伙伴,美国要想重新赢回市场,靠的不是简单几句喊话或拉“小圈子”围堵,而是公开合作和互惠互利。 中国订单清零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这场大豆危机暴露出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单一依赖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元化合作成为新趋势。 美国大豆农民望着丰收的田野,脸上没有喜悦只有忧虑。 他们成为了政治博弈的意外牺牲品,这个教训值得所有国家深思。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哪个国家是不可替代的,唯有平等互利才能实现长久合作。

0 阅读:590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