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下不是没有能人,谋士刘玄初告诉吴三桂,不要杀永历帝,吴三桂不听,跑到缅甸

如果三战爆发 2025-09-13 15:14:01

吴三桂手下不是没有能人,谋士刘玄初告诉吴三桂,不要杀永历帝,吴三桂不听,跑到缅甸把永历帝杀了。刘玄初又告诉吴三桂,不要主动要求撤藩,康熙同意怎么办?吴三桂不听,康熙一看奏折同意了,吴三桂直接麻了。 要我看,吴三桂在历史上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身边有个出谋划策的高人刘玄初,却偏偏不听他的话。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其实这位刘先生精通时局,每次给出的建议都直指要害,可惜吴三桂总是我行我素,最后把大好局势搞得一团糟。 在云南当了十几年土皇帝的吴三桂,手里握着重兵,还有个特殊的筹码——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逃到了缅甸。 这位皇帝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对吴三桂来说可是个宝贝,只要永历帝在他手里,清廷就得给他面子,毕竟谁也不想他突然倒戈,和南明联手反清。 刘玄初看得明白,赶紧告诉吴三桂,永历帝就是你的护身符,千万别动他,清廷现在还不敢把你怎么样,就是忌惮你手里有这张牌,你要是把他杀了,朝廷还会这么客气吗? 这话说得再透彻不过了,但吴三桂压根没往心里去。 他一心想向清廷表忠心,居然亲自跑到缅甸把永历帝抓回来杀了,这一下可好,等于自己把最后的保命符给撕了。 清廷表面上夸他忠心,背地里早就把他当成眼中钉了。 没了永历帝这个顾虑,他在朝廷眼里就成了一个需要除掉的威胁,更要命的是,杀害汉族最后一个皇帝的恶名,让天下读书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以后想拉拢人心都难了。 这一步走错,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局势发展,吴三桂自以为立了大功,却不知道已经在自己脚下挖了个大坑。 而这事儿后来被很多人总结:有时候聪明人说的话,真得好好听听,别总觉得自己最有主意。 这就是吴三桂第一个重大失误,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等着他,吴三桂杀死永历帝后没过多久,清廷就开始打“撤藩”的主意。 所谓撤藩,就是要收回他在云南的兵权,这时候,吴三桂的儿子从北京捎来消息,说尚可喜已经主动请求撤藩了,建议父亲也赶紧上书,好让朝廷消除猜忌。 刘玄初一听就急了,连夜找到吴三桂:“这是康熙设的套啊!你要是主动请撤,他要是真同意了,你交也不是,不交也不是。交了兵权就是任人宰割,不交就是抗旨造反,这不是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吗?” 可吴三桂又犯了老毛病,他觉得自己功劳大,康熙不敢真把他怎么样,肯定会挽留他。 于是不顾刘玄初的劝阻,执意上书请求撤藩。 结果康熙一看奏折,求之不得,立马就批准了,这下可把吴三桂打懵了——兵器没准备好,粮食没囤够,朝廷突然要收回兵权,他只能仓促起兵反抗。 虽然一开始占了些便宜,但最终还是败了。 回头看这两件事,吴三桂每次都在关键时刻走错路,他不是没有高人指点,而是太相信自己的判断。 刘玄初的建议都说到点子上了,可他就是不听,非要自作聪明,结果把自己送进了绝路。 有人说得好,吴三桂这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做决策时总爱钻牛角尖,他身边有个刘玄初这样的智囊,却偏偏不用,最后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还连累了满门。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耳边的忠告,真得好好听一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如果三战爆发

如果三战爆发

多角度解读世界,多方位观察世界,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