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的最新消息来了! 9月12日,美国官方通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率领美国代表团于下周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第四轮经贸谈判。 这次谈判赶上了个关键节点——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后,双方暂停加征24%的新关税,后来又在6月、7月的伦敦、斯德哥尔摩会谈里两次延长,可这90天的窗口期眼看就要到了。 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平均超过50%,中国对美关税也有32.6%,要是谈崩了,这些数字可能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 就拿历史来说,2025年4月美国就把对华关税从34%一下提到84%,后来又叠加到145%,这种“说涨就涨”的狠劲,让不少做进出口生意的老板夜里都睡不着觉。 双方为啥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谈?先说美国,2025年大豆销售旺季都过了大半,美国豆农愣是没卖出多少豆子,反倒是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抢占了中国市场。 就像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协议里,中国承诺采购美国农产品,那年光是大豆就买了1400万吨,可2025年因为关税拉锯战,美国豆农眼巴巴看着订单跑到南美去。 饿中国不少依赖美国技术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比如TikTok在美国面临“不卖就禁”的局面,字节跳动要是不剥离业务,9月17日之后可能就没法在美国运营了。这种“卡脖子”的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着急。 谈判桌上的火药味,从几个关键分歧点就能看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TikTok问题。美国以“数据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把TikTok美国业务卖给美国公司,中方可不答应。 商务部发言人都说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总不能让中国企业平白无故把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拱手让人吧? 这就像当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想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结果华为愣是靠自己研发出鸿蒙系统,现在全球用户都超过7亿了。TikTok要是被逼急了,说不定也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农业采购也是块难啃的骨头。美国老想让中国多买他们的大豆、玉米,可2025年关税一加,中国企业采购成本飙升。 就拿大豆来说,2025年美国对华出口量比2020年协议期下降了60%,反而是巴西大豆占了中国进口量的70%。 农民种地得看市场,美国豆农要是长期卖不动豆子,不光影响收入,连国会山的议员们都得坐不住。 所以这次谈判,美国代表团肯定得在农业采购上死磕,可中国也有自己的考量——总不能为了买美国农产品,让国内市场价格跟着过山车吧? 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更是个老难题。第一阶段协议里,中国已经修改了专利法,建立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还打击了恶意商标注册。 就像2020年协议后,中国批准了辉瑞、默克等美国药企的新药专利,可美方还是不满意,老觉得中国企业“偷技术”。 其实,中国这些年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进步有目共睹,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球第一,华为、中兴每年光专利费就收几十亿美元。但美方还是揪着不放,这背后既有技术竞争的因素,也有政治操弄的成分。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打击洗钱网络。美国财政部这次把这事儿塞进谈判议程,表面上是合作,实际上可能想借此监控中国企业的资金流动。 就像之前美国以“反洗钱”为由,调查中国在美金融机构,最后还开出天价罚单。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套路,中方肯定得防着。 现在的形势,谈好了,双方都能松口气,关税可能降下来,贸易壁垒也能拆一拆;谈崩了,关税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吃亏的还是两国老百姓。 就拿汽车行业来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25%的关税,中国也对美国进口汽车加征84%的税,一来二去,美国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2025年下降了15%,中国比亚迪在美国的市场拓展也卡住了。这种“双输”的局面,谁都不想看到。 不过,双方愿意坐下来谈,总归是个好兆头。就像2025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双方暂停关税加征,虽然没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这次马德里会谈,要是能在TikTok、农业采购、关税减免这几个点上取得突破,说不定能为后续谈判打开缺口。毕竟,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不也是磕磕绊绊谈下来的吗?当时谁能想到,中国在疫情期间还超额完成了农产品采购任务。 对老百姓来说,当然希望谈判能谈出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关税降下来,商品价格便宜些,企业能安心做买卖,这比啥都强。 参考资料: 扛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2025-08-17 16:21·观察者网
关税战中全世界人认为是美国重要还是中国重要?正如沙特王储说,中国崩溃了,全世界都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