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西贝预制菜争议 补充上一条,刚才洗了个澡,又思考了一下,感觉说的不太严谨。
西北我记得第一件应该是在北京的西三环六里桥附近,我小的时候去感觉那里就是个早期网红店的感觉,而且里面有一些包间是在炕上吃的,现在好像都没了,那会儿应该是推出了一个空心挂面,好像还上过某个电视台的纪录片。所以我个人觉得那会儿的西贝还算有点纯粹。
但是是做生意,图钱一点都不是问题。餐厅除了口碑人流之外,最重要做的是翻台,想多翻台就得快上菜,吃完赶紧走。
贾老板他其实想得很清楚,为了保证品质味道的相对统一采用了不同的地区的所谓“加工食堂”,然后再店内二次加工or加热。
这样保证了口味、品质相对统一,上菜速度足够快!那说白了,如果营销口碑没问题,那人流量没有问题,他的翻台率就有了很好的保障,就可以赚更多钱了。
但所谓的这种提前加工的工厂也好,食堂也好,确实也需要的成本,而不是像一些劣质外卖,随便找一些供应商买来随便的提前加工品。
而且这种所谓的“预制菜”,就像我们做节目后期加包装。我们提前做好了一个模板,不同的车型,套上不同的车身外观尺寸动力参数,更有甚者他们连剪片子,有些都用AI,那你说这个算不算预制剪辑?
到底是谁错了?
唉……舆论真的可以毁掉一个品牌。
寡人与你拼了
六里桥那个店还在,就在长途汽车站对面。每天门口有一个穿着西部牛仔衣服的老头在指挥停车。到六里桥坐长途车的老乡,看到是个莜面村以为就是个面馆,进入才发现最便宜的面条58一碗。好多人都是进去又出来了
yyy
六里桥这个还有的,挺大一个店,西贝窑洞风格,这个店服务很多,挺好的
TOCCATA
看来收西贝的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