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大街上被一个外国大叔搭讪,女孩很开心,拿出手机加了大叔的联系方式 大叔凑过

佳佳日记 2025-09-13 01:41:01

女孩在大街上被一个外国大叔搭讪,女孩很开心,拿出手机加了大叔的联系方式 大叔凑过来盯着屏幕,手指搓着衣角,嘴角的笑快溢出来,连说“谢谢” 这事发生在2025年8月的杭州街头,女孩叫小棠,22岁,刚从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在市区一家少儿英语机构当助教。平时总跟同事念叨“要是能和外国人聊聊天,口语肯定进步快”。大叔叫杰克,45岁,美国西雅图人,是软件公司的工程师,来中国旅游半个月,先逛了上海外滩,再到杭州看西湖。早上从酒店出来溜达,看到小棠蹲在武林广场边喂猫,阳光照在她扎着马尾的头上,杰克觉得“像我家楼下总蹭饭的橘猫”,就走过去用蹩脚中文说“你好,我可以加你微信吗?”小棠抬头,看到杰克手里举着瓶没开的矿泉水,笑着点头,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二维码 其实现在年轻人找外国人做“语伴”挺常见的。某主流语言学习APP2024年用户调研显示,38%的人通过线下搭讪找语伴,其中25%坚持半年以上,口语水平提升明显。比如去年广州的阿美,和肯尼亚留学生大卫做语伴,每天用英语聊半小时,半年后雅思考了7分,还一起参加学校文化节,表演非洲鼓和中国舞。但也有糟心事,2024年深圳的小琳,和外国男人搭讪后,被对方骗了两万块,说要一起开咖啡店,结果男人跑了,小琳报警才追回钱。还有网友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外社交”话题在微博阅读量超3亿,其中“警惕外国骗子”的内容占了35% 为什么网友对小棠加杰克微信反应差这么大? ① 对“社交目的”的怀疑:有人说“肯定是想蹭外国人资源”,有人说“就是单纯练口语” ② 对“中外待遇”的不满:之前某餐厅给外国人打五折、中国人不打折的新闻,让大家觉得“凭什么外国人特殊”,看到小棠加外国人就联想到“讨好” ③ 对“安全问题”的担心:之前有女生被外国网友骗钱、骗感情的案例,大家怕小棠遇到坏人 ④ 性别刻板印象:要是男生主动加外国女生微信,大家会说“勇敢”,但女生主动加外国男生,就觉得“掉价”,这次虽然是杰克先搭讪,但仍有人觉得“女生就该端着” 还有个关键细节,是“谁主动”。小棠加杰克微信,是杰克先开口的,不是小棠凑上去的。要是反过来,小棠主动找外国人搭讪,反应可能会更大。网友的态度,其实藏着对“社交边界”的在意——如果是外国人先示好,大家会觉得“女生是被动接受”,但如果是女生主动,就会被贴上“不矜持”的标签。这种双标,本质是传统性别观念在作祟 有网友骂:“对自己人要做小公主,对外国人奴颜屈膝!奴性不改!” 这条评论赞数超两万,下面有人跟帖“见过太多女生凑上去找外国人要微信”。但也有网友反驳:“人家只是想练口语,至于上纲上线吗?” 我觉得这个评论有点过激,但确实反映了部分人的情绪——之前有外国人在中国插队、闹事却没被重罚的新闻,让大家对“洋优先”特别敏感,所以看到小棠加外国人,就把积累的不满发泄出来 咱们普通人的担心,都是从生活经验来的。比如看到邻居家女儿和外国人谈恋爱被甩,就觉得“外国人不靠谱”;看到新闻里外国人在中国骗钱,就觉得“中国女孩太好欺负”。但小棠的情况不一样,她是想练口语,杰克是来旅游的,两人的交流是平等的。要分清楚“个别案例”和“普遍情况”,不能因为几个坏人,就否定所有和外国人交朋友的人 我觉得交朋友是个人选择,不管对方是哪国人,真诚和安全最重要。小棠是成年人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加杰克微信后,还跟同事说“以后可以用英语聊西湖的故事”。那些骂“奴性”的人,可能把自己对“洋垃圾”的不满转嫁到了小棠身上,但小棠没做错什么。咱们中国人向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只要对方友好、动机单纯,交朋友没什么不对 你觉得小棠加杰克微信是正常社交吗?

0 阅读:610

评论列表

孤傲的……

孤傲的……

8
2025-09-13 05:55

初衷是对的,但练口语不要练到床上去,练口语找外国人,已经是准备买去缅北的大巴车要,练上床那就是买上了,再接下去该去缅北了。

大大咧咧

大大咧咧

3
2025-09-13 08:32

如果这女的还打算嫁中国人,这张图注定是一个污点,找不到优秀的中国男人了

忆度烫伤

忆度烫伤

1
2025-09-13 10:35

各种奇怪的病毒!她也不怕吗?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1
2025-09-13 12:47

崇洋媚外贱女人,

用户16xxx12

用户16xxx12

1
2025-09-13 12:13

就是个没见识的慕洋鸡

柏拉图

柏拉图

2025-09-13 08:58

全部撵出中国

猜你喜欢

佳佳日记

佳佳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