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战争部部长赫格塞斯通话时强调:“中国绝不可能被遏制或威慑。”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敢说 “不可能被遏制或威慑”?其实答案就藏在日常的发展里。 这些年,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从航天工程到深海探测,从芯片研发到人工智能,很多曾经被 “卡脖子” 的领域,现在都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路。 国防实力的提升,背后是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撑 —— 经济的稳定增长、科技的自主创新、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这些都不是靠短期冲刺就能实现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这种积累下来的实力,不是谁想遏制就能遏制住的,更不是靠威慑就能吓退的。 大家不妨想想,这些年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从来不是为了搞扩张,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能力的提升,从国产航母列装到新型装备的有序发展,每一步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目的很明确 —— 当有外部势力想通过施压来打乱中国发展步伐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守住底线。 就像这些年在南海、台海等议题上,中国始终保持克制,但也从不含糊地表明立场:核心利益不容侵犯,任何试图遏制中国的想法,从一开始就不切实际。 再看这次对话本身,其实也能看出中国的大国风范。即便双方在一些议题上有分歧,中国依然愿意坐下来沟通,这不是示弱,而是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负责态度。 要知道,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谁能单方面说了算的时代,中美作为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两军之间保持沟通、避免误判,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影响着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势。 中国愿意为这种沟通创造条件,但同时也绝不会因为要沟通就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这就是 “硬气” 和 “理性” 的平衡,也是大国应有的担当。 而且中国的发展理念也和一些国家不同,我们从不搞 “霸权主义”,也不搞 “阵营对抗”,而是倡导共同安全观。 就像 “一带一路” 倡议里,中国和很多国家合作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在通过互利共赢来构建更稳定的安全环境。这种发展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中国的强大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相比之下,有些国家总是想着通过拉帮结派、军事威慑来维护自己的霸权,这种思路本身就不符合时代潮流,想靠这个来遏制中国,自然是行不通的。 这次通话结束后,不少国际媒体也在关注中国的表态,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单极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试图通过遏制他国来维护自身优势的做法,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中国之所以敢坚定地表明立场,就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也有足够的实力去适应这种变化。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在你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底气十足地说 “绝不可能被遏制或威慑”,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是国防实力的提升,还是综合国力的支撑,又或者是中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更符合时代潮流?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美财长透露中美瑞典谈判细节:中国拒绝美国为中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二级制裁,宁肯支付
【4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