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邱毅:大部分台湾头脑清楚的人,都建议大陆如果真的要解放台湾、统一台湾,那就采用定点清除、速战速决的方法,不要再采取包围、穷台、困台、锁台的方式,因为真到那时,原来在台湾一直支持统一的这一干人等可能会被台湾当局伤害殆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台湾问题上,最近邱毅的一番话在两岸舆论场上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他说,大陆如果真的要解放台湾、统一台湾,就应该采取“定点清除、速战速决”的方式,而不是长期的“包围、困台、锁台”。他的理由也很直接:如果真拖成那样,岛内那些支持统一的人可能会被台湾当局清算殆尽。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觉得他太激进了,但也有很多人觉得他点中了要害。毕竟,台湾的局势不是抽象的棋盘推演,而是活生生的人心问题。统一到底是要快刀斩乱麻,还是慢火熬汤,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的不只是战术选择,更是战略目标和民族未来。 先说“困台”这一套,过去几年,随着解放军环岛军演常态化,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和外交上的挤压,“困台”成了很多人认为最保险的方式。 表面上看,这招好像挺稳,避免了正面对撞,还能通过长期消耗让台湾当局撑不住,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问题是,时间一旦拉长,副作用会非常大。最先受苦的是谁?肯定是普通老百姓。经济变差,生活不便,社会人心惶惶。这种痛苦和焦虑,最容易被“台独”势力利用,把所有的怨气转嫁到大陆身上。 到时候,不光“两岸一家亲”的氛围没了,反而可能出现更深的对立和仇恨。 更麻烦的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台湾当局为了维稳,往往最先下手的就是岛内的“统派”。 他们会被扣上“内应”的帽子,甚至被打压、迫害。要知道,这些人原本是两岸之间宝贵的纽带,是未来统一后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如果在长期困台的过程中被消耗掉,那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换句话说,这种慢刀子割肉的方式,可能最后割掉的正是自己人。 再看“速战速决”,顾名思义,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打击“台独”的核心人物和军事指挥系统,让他们失去抵抗能力。 这样一来,社会秩序受到的冲击更小,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能更快恢复。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准打击,可以清楚地告诉岛内和外界:我们针对的是“台独”,不是台湾同胞。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快,快意味着避免长期拉扯,减少外部势力插手的机会,岛内老百姓也不用承受长期的痛苦。还有一点,速战速决能最大程度地保全台湾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成果。 毕竟,统一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烂摊子,而是为了让台湾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果实。一个完整的、繁荣的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才是真正的加分项。 不过,这条路看似利落,但难度非常高。现代战争可不是拍电影,炸掉一个目标,整个系统就瘫痪的事很少发生。指挥体系都是冗余设计,一个环节被打掉,还能快速替补。 战场节奏也不可能完全按剧本走,速度快不等于代价低。更现实的是,如果节奏没掌握好,岛内亲大陆的情绪反而可能被污名化,普通民众可能因为恐惧和混乱,一夜之间站到“台独”那边去。 所以说,速战速决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必胜招”,它既有优势,也有风险。要怎么用,怎么控制节奏,是个比喊口号更复杂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困台”还是“速决”,争论的背后都绕不开一个核心:统一到底为了什么?统一不是地图上涂个颜色,也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胜负,而是要让台湾的2300万同胞真正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果统一的结果是一地废墟,民心尽失,那就算军事上赢了,也算不得真正的胜利。因为仇恨一旦种下,再修复要花几十年甚至更久。有人说“打烂了的台湾,不如不打”,这话虽然听着沉重,但却点出了本质。 在这个问题上,邱毅特别担心岛内的“统派”。这群人虽然人数不算多,但他们是真正心向大陆的人。 他们的存在,本来是未来统一的重要基础,可是随着台当局打压“统派”、推行“台独”教育,这些人已经越来越边缘化。 如果再长期困台,他们的处境可能更加危险,甚至会被彻底清算。那时候,大陆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几个支持者,而是一整块未来统一的根基。 从这个角度看,邱毅呼吁“速战速决”,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忧虑:别让时间把唯一的内应消耗掉,别让统一最后变成外强内空。 当然,速决不是儿戏,困台也不是全无道理。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逻辑和风险。困台的好处在于可以消耗台湾当局的资源,但代价是人心渐行渐远;速决的好处在于干脆利落,但风险在于一旦节奏失控,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对立和误解。 所以问题不在于“快”还是“慢”,而在于“对”还是“不对”。统一这件事,本质上是人心的归附。如果不能让台湾同胞理解和接受,再快的统一都是隐患重重。如果能赢得人心,再难的局面也能慢慢化解。
中国严正警告台湾,台湾统一不需征求台湾意见! 中国政府终于迈出了这一步。这一
【29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