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总统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记者故意刺激他,问他看到莫迪总理在天津与中俄积极互动怎么想,泽连斯基说,“对继续与俄罗斯做交易的国家征收关税是正确的想法”,显然他非常支持特朗普政府用关税手段惩罚印度。 俄乌冲突已持续多年,俄罗斯石油出口成为西方制裁的焦点。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24年以来从俄罗斯采购量持续增加,占其总进口的近40%。这种选择源于能源价格波动和国内需求压力,但也引发西方不满。 2025年8月2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直接以惩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这项措施覆盖纺织、制药等关键出口领域,预计将推高印度对美贸易成本数百亿美元。印度政府迅速回应,坚持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不愿轻易调整采购策略。同一时期,上合组织峰会定于天津举行,成员国聚焦区域合作,印度作为观察员积极参与。这次峰会规模空前,吸引多国领导人,凸显多极化趋势。 特朗普的关税决定并非孤立,而是嵌入更广的贸易战框架中。美国视印度为印太战略伙伴,却对其实施经济压力,旨在迫使其在俄乌问题上选边。印度外交传统强调战略自主,莫迪政府多次重申不参与任何阵营对抗。 2025年8月上旬,莫迪结束对日本的访问,讨论技术合作和印太安全,随后转向中国行程。泽连斯基密切关注这些动向,他通过欧洲渠道协调立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多次邀请,让他频繁参与国际会议。这些互动强化了乌克兰在西方阵营的地位,也让他对全球盟友提出更高期望。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峰会前夕,泽连斯基主动联系莫迪,表达希望印度在会场发挥影响力,推动和平进程。莫迪回应时强调外交谈判的重要性,但未承诺具体行动。8月31日,峰会开幕,普京和莫迪相继抵达天津,与中国领导人共同出席活动。 这次互动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对美国压力的反制,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的立场未变。泽连斯基随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面对记者关于天津场面的提问,他明确支持关税措施,认为这是对不合作国家的正当回应。这番表态反映出乌克兰对印度的失望,也凸显大国间利益冲突的尖锐。 关税生效后,印度出口企业面临实际冲击,制药行业成本上升10%以上,纺织品订单减少。莫迪政府启动内部评估,但对外宣示将通过多元化市场应对。美国此举虽短期施压,却可能加速中俄印的区域整合。 上合峰会联合声明强调能源稳定和多边贸易,印度从中获益,强化了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泽连斯基的采访进一步放大分歧,他视印度中立为对乌克兰的不利信号,却忽略了新兴经济体的现实考量。全球石油市场随之波动,俄罗斯折扣油价维持低位,印度采购量未见明显下滑。 莫迪回国后,泽连斯基再次沟通,询问峰会成果。莫迪重申印度支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俄乌争端,避谈能源调整。这次交流被莫迪公开提及,强调是乌克兰方主动发起,凸显印度的外交平衡术。印度作为金砖国家成员,继续推动多边平台作用,不愿受单一国家指令左右。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加剧美印摩擦,但印度转向亚洲市场,出口转向中国和东南亚。泽连斯基在欧洲会议上继续呼吁盟友团结,却面临印度等国的独立声音。这场事件暴露了西方制裁的局限性,大国博弈中,能源安全往往优先于意识形态。
泽连斯基总统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记者故意刺激他,问他看到莫迪总理在天津与中俄积极互
纸上点将
2025-09-11 19:35:55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