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注定发不了财!”河南许昌,舅舅和亲外甥合伙开台球厅,舅舅出资45,000

星星婉 2025-09-11 18:33:09

“这种人注定发不了财!”河南许昌,舅舅和亲外甥合伙开台球厅,舅舅出资45,000元,外甥出18,000元,两人约定好,亲朋好友来都要付款,结果外甥的亲爸,带朋友来消费了几十元,却没有给钱,舅舅觉得不舒服,找到姐姐一家理论,不料一家人都不给他好脸色,甚至外甥叔叔叫嚣,自己孩子开的店要什么钱? 当初俩人凑钱开这个台球厅,真没少费劲。舅舅快五十了,那四万五是他起早贪黑跑运输攒下的养老钱,本来打算存着给儿子娶媳妇用。后来外甥刚从技校毕业,找了几份工都不长久,跟舅舅念叨想自己做点小买卖,舅舅看着孩子眼里的劲儿,心一软就把钱拿出来了。外甥也挺实在,装修那半个月,天天睡在店里,白天扛材料、刷墙,晚上就蜷在折叠床上,手上磨出的水泡破了又长,也没喊过累。俩人当时蹲在还没铺好地板的地上,分着吃一个馒头商量规矩,外甥说“舅,咱可得说到做到,不管是我爸还是你老战友来,都得按价给钱,不然熟人都来蹭,咱这小店撑不住”,舅舅当时拍着他的肩说“就冲你这话,舅信你”,那时候俩人眼里都亮堂堂的,满是对生意的盼头。 台球厅开在老小区门口,刚开始生意不算火,但也稳当着。每天傍晚下班,总有几个熟客来打两杆,舅舅下了班就过来帮忙,擦球、修球杆,有时候客人忘带水,他还从家里拎来矿泉水给人家。外甥嘴甜,会招呼人,慢慢也攒了些回头客。直到上周日,姐夫带着三个工友来玩,从下午三点打到六点多,走的时候姐夫拍了拍外甥的后背,笑着说“今天玩得痛快,走了啊”,抬脚就往外走,半个字没提给钱的事儿。当时舅舅在里屋整理账本,没瞧见这一幕,还是晚上对账的时候,外甥攥着笔半天写不出数,才支支吾吾说了实话。舅舅拿着账本翻来覆去看,心里堵得慌——不是差那几十块,是当初俩人拍着胸脯定的规矩,怎么到了亲姐夫这就成了“例外”? 转天一早,舅舅买了点水果去姐姐家,想好好跟一家人说说这事儿。刚坐下把情况说完,姐姐就把手里的茶杯往桌上一放,声音立马高了:“多大点事儿值得你跑一趟?他爸带朋友去玩,那不是给咱店捧场面吗?还要钱?你这当舅舅的,怎么比外人还斤斤计较?”舅舅还想解释“不是计较钱,是规矩不能破”,话还没说完,外甥就低着头拉了拉他的衣角,小声说“舅,要不就算了吧,下次我让我爸补上”。这话刚出口,里屋的叔叔就走了出来,指着舅舅的鼻子就嚷嚷:“你这人心眼也太窄了!这店我外甥也有股份,自己家孩子开的店,家里人去玩还要掏钱?你是不是就盯着那点养老钱,怕亏了啊?” 舅舅当时听着这话,心里又酸又寒。他不是没考虑过亲情,可合伙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人情盖过规矩”。这几十块看着不多,可要是开了这个头,下次外甥的同学来、姐姐的同事来,都说“一家人不用给钱”,日子久了,谁还愿意掏钱消费?到时候店撑不下去,不光他的养老钱打水漂,外甥的心血也白费了。他当初拿出钱来,不是想赚多少,是想帮外甥把生意做稳,可姐姐一家却觉得他在“找茬”。舅舅没再争辩,拎着没开封的水果就走了,晚上给外甥发了条消息,没提吵架的事儿,就说“咱开这店不容易,规矩是咱俩一起定的,守住规矩,店才能开得长久。我不是怪你爸,是怕以后因为这些小事,咱俩的情分也生了嫌隙”。 其实生活里不少这样的事儿,亲戚合伙做事,总觉得“都是自己人,不用太较真”,可偏偏就是这份“不较真”,最后把生意搅黄了,亲情也淡了。真正的亲情,从不是无底线地破坏规矩,而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帮着把日子过好、把事情做好。规矩立在前面,不是疏远,是为了让彼此都有底气,让亲情和生意都能走得远。要是因为一点小人情就丢了规矩,到最后,生意没了,亲戚也做不成了,那才是真的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2
星星婉

星星婉

感谢大家的关注